Aller au contenu principal

官田區


官田區


官田區(臺灣話:官佃區,臺羅:Kuann-tiān-khu),舊稱「官佃」,前身「官田鄉」,位於台灣臺南市中央地帶,北接六甲區,南靠善化區,東南接大內區,西臨麻豆區、下營區。屬於大曾文地區的一部分。是第10、11屆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與第14、15屆省轄臺南市市長許添財的故鄉。主要產業為農業,農產有稻米、甘蔗、瓜果、蔬菜,特產為菱角、芒果。畜牧有乳牛、雞、豬。有「菱角的故鄉」之美譽。

歷史

官田區舊稱「官佃」。根據考古發掘,證實官田區早在三千年前已經有先民活動. 荷治時期,此地屬於「王田」,即政府田地。明鄭時期改王田為「官田」,將土地交由文武百官招募佃農屯墾,其中以陳永華一族承佃最多,逐漸形成漢人聚落,故稱「官佃」。

清治時期此地屬「官佃庄」。

1895年,清廷因甲午戰爭戰敗,將臺灣割讓給日本:102,行政區劃調整,官田屬臺南縣嘉義支廳:9。1897年4月2日改設六縣三廳,屬嘉義縣六甲辦務署,一部分屬赤山堡第九區,一部分屬善化里東堡第十區,一部分屬茅港尾東堡第六區,一部分則屬蔴荳堡寮子廍區:102-103。1898年6月20日,嘉義縣併入臺南縣,屬臺南縣蔴荳辦務署,一部分屬六甲支署,一部分則屬蕭壠支署:10。1901年,全臺分二十廳,並將赤山堡第九區與善化里東堡第十區合併為官佃區,官田屬鹽水港廳,一部分屬六甲支廳,一部分屬蔴荳支廳,一部分則屬蔴荳支廳:11。1909年改設十二廳,屬臺南廳。1920年,臺灣地方制度改正,廢廳堡,改設州郡,官田庄屬臺南州曾文郡。官田庄分為社子、三塊厝、番子渡頭、笨潭、雙溪子、西庄、番子田、三結義、南廍、官田、中脇、烏山頭、角秀、二鎮、拔子林等15個大字:103

1945年臺灣由中華民國接管,行政區劃改為縣、區、鄉鎮制。1946年1月11日,官田庄改為「官田鄉」,屬臺南縣曾文區:113。1950年,調整行政區域,臺南縣分為臺南、嘉義、雲林三縣,並裁撤區署,官田鄉改直隸臺南縣:17。1953年8月1日,官田鄉公所由官田村原址遷至番子田(隆田村)現址:18:114。2010年12月25日,臺南縣市合併改制為直轄市臺南市,官田鄉改制為「官田區」,隸屬臺南市。

儘管官田區在三千年前已經有人類活動,卻是近一百年才於日治時代確立了今日官田區的疆域。官田區的區政雖年輕,人民與土地的歷史卻可溯源甚古。

地理

概論

官田區位於臺南市中央偏北地點,曾文區之東;以曾文溪為界,東連中央山脈。中央山脈使得背風的嘉南平原在入冬以後,難得雨水滋潤。為使農耕免於看天田的困境,官田區和鄰近行政區遂開鑿池埤蓄水備用,成為台地湖沼最密集的地方,除大大小小的池埤,最有名的是烏山頭水庫、統領埤、蕃子田埤等。本區土地面積7,79公頃,占全縣總面積3.5%,其中農耕地面積有385.535公頃,山坡地面積有1,38公頃。

地形

官田區位於臺南市中心地帶,阿里山山脈西烏山嶺下,嘉義丘陵南段,嘉南平原之上,北連六甲區,西北接下營區,西臨麻豆區,西南隔曾文溪與善化區相望,東南鄰大內區:31。全境地形東高西低,地勢由東部向西部、西北部逐漸平坦:34

阿里山山脈是臺灣西部斷層山地之一的山脈,北起濁水溪南岸,南迄高雄市鳳山區附近,在臺南市境內分為東烏山嶺山脈、西烏山嶺山脈及霍比亞湖山脈等。西烏山嶺山脈為衝上構造山地,以背斜構造的背斜軸附近被破壞而成,地形急峻:34。嘉義丘陵位於阿里山山脈西麓,北起八掌溪,南迄曾文溪,東緣大尖山斷層,由斗六丘陵東緣向南延伸的丘陵地帶,地質上多由砂岩與頁岩形成:35。嘉南平原北起北港溪,南達高雄市鳳山區,南北縱長約145公里,為幼年期的海岸平原,多由八掌溪、急水溪、曾文溪、鹽水溪、二仁溪等溪流帶來的大量泥沙,在溪口及其兩側地帶形成淤積擴張而成:36

氣候

官田區位於北回歸線以南,屬副熱帶氣候,其氣候特徵為4月至11月為夏季,春、秋兩季較不明顯:52。年均溫約為攝氏23.4度,7月氣溫最高,1月最低:52、53。年平均雨量約為2,000毫米,雨量最多的月份為6月。官田區雨季為每年5月至9月,其中6月至8月的雨量最為集中,5、6月為滯留鋒面產生的梅雨,7月至9月則為颱風產生的豪大雨,夏季西南季風從臺灣海峽帶來較多的水氣形成降雨,是官田區雨水的主要來源:52、58

人口

根據臺南市官田戶政事務所統計,2023年底官田區戶數約8.3千戶,人口約2.1萬人,區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里分別是隆本里與大崎里,2023年底兩里人口分別為4,178人與410人。

政治

歷任首長

區政組織

官田區公所是臺南市政府在官田區的派出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市政府綜理區政的執行機關,上級業務監督機關為臺南市政府。区长由市長任命,其任期為無任期保障。在區長及主任秘書之下,設有4課3室等7個內部單位。

行政區

現今官田區行政範圍的確立,來自於1920年,日本將臺灣十二廳改為五州二廳,設官田庄屬臺南州曾文郡:125。官田庄轄南廍、三結義、二鎮、角秀、拔子林、西庄、烏山頭、官田、中脇、番子田、番子渡頭、三塊厝、社子、雙溪子、笨潭等15個大字。1946年1月,改為「官田鄉」,屬臺南縣曾文區:125-126。1950年,裁撤區署,官田鄉改直隸於臺南縣:126。2010年,臺南縣市合併改制為直轄市,官田鄉改組為市轄區「官田區」,隸屬臺南市。

2018年4月30日進行里鄰調整,將渡頭里、拔林里合併成「渡拔里」,湖山里、嘉南里合併成「烏山頭里」,東庄里、西庄里合併成「東西庄里」。

工業

  • 官田工業區
  • 大昭製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芳泉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芳泉鋁罐)
  • 保瑞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教育

大專院校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高級職業學校

  • 臺南市私立陽明高級工商職業學校

國民中學

  • 臺南市立官田國民中學

國民小學

  • 臺南市官田區官田國民小學
  • 臺南市官田區隆田國民小學
  • 臺南市官田區渡拔國民小學

交通

鐵路

臺灣鐵路公司
  • 縱貫線:隆田車站 - 拔林車站

公路

  • 國道三號(福爾摩沙高速公路)
    • 烏山頭交流道(329)
    • 官田系統交流道(334,連接台84線)
  • 台1線
  • 台84線(東西向快速道路 北門玉井
    • 西庄交流道(21)
    • 渡頭交流道(26)
    • 官田系統交流道(27)
  • 市道165號六甲區 - 官田區
  • 市道171號麻豆區 - 官田區社子里
    • 市道171甲線
    • 市道171乙線
  • 市道176號麻豆區 - 官田區

客運

  • 大台南公車

公共自行車

至2024年6月14日止,官田區共設置8站,分別有:

  • 葫蘆埤自然公園
  • 官田體育公園
  • 隆田車站
  • 工社站
  • 二鎮森林公園
  • 隆田車站(東側)
  • 八田與一紀念園區
  • 官田遊客中心

旅遊

  • 隆本復興宮:為漢化後的西拉雅族公廨,前身為番仔田公廨
  • 四社聖和廟:即埔仔四社公廨,為原漢風格融合的西拉雅族公廨。
  • 官田慈聖宮
  • 南廍福安宮::為官田唯一一間奉祀五府千歲之宮廟,前身為南廍王爺公祠(南廍公厝)。
  • 烏山頭水庫
  • 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隆田酒廠
  • 隆田十號糧倉
  • 臺鹽隆田儲運站:現為隆田chacha文化資產教育園區
  • 葫蘆埤自然生態休閒公園
  • 麗豐微酵館觀光工廠
  • 天一中藥生活化園區
  • 水雉生態教育園區
  • 陳水扁祖厝,位於有不少傳統三合院的農村聚落:西庄。
  • 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暨官田遊客中心

特產

  • 菱角:本區由於烏山頭水庫的設立,灌溉渠道密佈,菱角栽種面積達300公頃,年產量達400萬公斤,位居全國之冠,有「菱角之區」的美名,並於每年10月舉辦「官田菱角節」活動。
  • 天然氣:2004年6月,臺灣中油公司在本區隆田里探勘到天然氣,蘊藏量估計約4億立方公尺,現正進行開發。

注釋

參考資料

引用來源
書籍

外部連結

  • 官田區公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官田區 by Wikipedia (Historical)


ghb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