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r au contenu principal

秀林鄉


秀林鄉


秀林鄉(太魯閣語:Bsuring),舊稱「武士林」,位於中華民國花蓮縣北部,中央山脈之上,為花蓮縣的山地鄉之一。轄區面積約為1,642平方公里,約佔花蓮縣總面積的35%,是花蓮縣面積最大的行政區,也是臺灣面積最大的三級行政區;人口約有1.7萬人,為臺灣人口最多的山地鄉。族群結構上有太魯閣族、賽德克族、泰雅族都達群,並以太魯閣族為最多。

全境約有97%屬山坡河川地,八成以上土地屬於縣轄國有林班地,擁有廣大且豐富的山林資源。交通方面有北迴鐵路與蘇花公路行經境內東部海岸,中橫公路橫貫。一半土地屬於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範圍,有太魯閣大峽谷、清水斷崖、海連天等自然景點,位於境內東北角的和平產業園區為臺灣規模最大的水泥工業區。

歷史

秀林鄉在清朝隸屬於台東直隸州蓮鄉地。在日治時代稱為「蕃地」,由研海支廳與花蓮港廳的蕃務課管理。戰後初期原屬於新城鄉管轄。1946年在政府積極提高原住民的民族平等地位以及扶助山地地區,在政治上廢除山地部落組織及頭目制度。同時將秀林改制為「鄉」,實施地方自治,來提高其政治地位,並設鄉治中心於「武士林」也就是現在的秀林村。最初訂定鄉名為「士林鄉」,但是因為和台北「士林」同名,因此取其當地山明水秀林木蒼薈的優雅環境之意,改意為現在的鄉名「秀林鄉」。

2007年12月,有鑑於三民鄉正名那瑪夏鄉(即今那瑪夏區),秀林鄉將比照其模式,計畫更名為「太魯閣鄉」。

地理

概論

秀林鄉位於花蓮縣北部,中央山脈東側,北以和平溪和宜蘭縣南澳鄉為界,東北濱太平洋,東南連新城鄉、花蓮市、吉安鄉、壽豐鄉,西鄰臺中市和平區、南投縣仁愛鄉,南接萬榮鄉。全境約有97%的土地屬於山地及丘陵地,僅3%左右為立霧溪及和平溪的沖積平原,境內地勢高聳陡峭,氣候亦隨高度有所變化,鄉境有一半被劃入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範圍,觀光業甚為發達。主要流經境內的河流有和平溪、立霧溪、清水溪、木瓜溪為主,山岳的方面,台灣百岳的南湖大山、中央尖山、奇萊山、無名山、合歡東峰均位於秀林鄉內。

人口

根據花蓮縣政府民政處統計,2023年底鄉戶數約5.2千戶,人口約1.7萬人,是臺灣人口最多的山地鄉。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富世村與佳民村,2023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2,413人與1,363人。秀林鄉人口主要分布在立霧溪與和平溪的沖積平原地區,居民以臺灣原住民太魯閣族為主(約佔全鄉總人口的九成以上),而漢族則有閩南人、客家人以及早期開通中橫公路的榮民等族群。

政治

歷任首長

鄉政組織

秀林鄉公所是秀林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秀林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花蓮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秀林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6課2室等8個內部單位及4個附屬機關。

秀林鄉民代表會是秀林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秀林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秀林鄉民代表會共有11位鄉民代表,分別為第一選區6席鄉民代表、第二選區2席鄉民代表、第三選區3席鄉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11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

行政區劃

以下列出的村屬於行政區劃,村內可能有數個部落。括號內皆為太魯閣語名稱。

經濟

概況

秀林鄉全境多山及河蝕景觀,故鄉內產業多以屬第三級產業的觀光旅遊業為主,根據花蓮縣政府統計,太魯閣國家公園及台8線景觀區每月平均有30~40萬的旅遊人口,為當地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不容小覷,而相對的,外部性效果也相對來的強。因當地盛產大理石,鄉內的第二級產業以水泥加工產業及和平工業區為主。第一級產業的方面,根據花蓮縣政府主計處的統計,秀林鄉的農特產為甘藷和南瓜,截至2014年底,秀林鄉約有30.73公頃的農地栽植南瓜,產量約佔全縣的7.3%。另有24.92公頃的農地栽植甘藷,約佔全縣產業的13%,另有少部分的玉米田但產量極少,剝皮辣椒在崇德村廣為販售。

生活機能

  • 7-Eleven祥祐店、崇德店、天祥店、泰雅店、太魯閣店、加灣店、和平台泥店
  • 全家便利商店秀林和平店
  • 星巴克花蓮和平門市
  • 康是美和平台泥門市

教育

秀林鄉無中等以上(國中、高中、大學)的教育機構(秀林國中位於新城鄉),境內設有13所國民小學(包括1所分校),分別為:

  • 花蓮縣秀林鄉和平國民小學
  • 花蓮縣秀林鄉崇德國民小學
  • 花蓮縣秀林鄉富世國民小學
  • 花蓮縣秀林鄉西寶國民小學
  • 花蓮縣秀林鄉秀林國民小學
  • 花蓮縣秀林鄉三棧國民小學
  • 花蓮縣秀林鄉景美國民小學
  • 花蓮縣秀林鄉佳民國民小學
  • 花蓮縣秀林鄉水源國民小學
  • 花蓮縣秀林鄉銅門國民小學
  • 花蓮縣秀林鄉銅蘭國民小學
  • 花蓮縣秀林鄉文蘭國民小學
  • 花蓮縣秀林鄉文蘭國民小學重光分校

交通

鐵路

臺灣鐵路公司
  • 北迴線:和平車站 - 和仁車站 - 崇德車站 - 景美車站 - 新城(太魯閣)車站(位於新城鄉,但亦為主要門戶)

公路

省道

  • 台8線(中部橫貫公路):大禹嶺→天祥→太魯閣口(富世村)→太魯閣大橋
  • 台9線(蘇花公路):和平村→清水斷崖→崇德村→太魯閣大橋
    • 台9丙線:銅門村榕樹→仁壽橋→文蘭村→鯉魚潭→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
  • 台14線(未貫通,已解編):文蘭村→仁壽→銅門村→龍澗→天長斷崖→奇萊(為台電保線道路,奇萊以西接能高越嶺道至廬山)
    • 台14甲線:中橫公路霧社支線,合歡山遊客服務中心→克難關→大禹嶺

鄉道

  • 花1線:崇德村海濱→下崇德(村內道路)
  • 花2線:上崇德→富世村
  • 花3線:崇德村→海濱→上崇德(村外海濱道路)
  • 花4線:富世村可樂部落→太魯閣大橋(橋下)→秀林村民有(陶樸閣)→新城鄉新城村海濱
  • 花5線:太魯閣大橋→民治(固祿)→秀林村→民享(道拉斯)→景美村三棧部落(布拉旦)→新城鄉南三棧
  • 花8線:秀林村→台9線→新城鄉順安村海濱
  • 花9線:加灣→景美村→佳民村→佳民橋(須美基溪Spiki)
  • 花10線:佳民村→新城鄉康樂村
  • 花13線:水源大橋
  • 花22線:花蓮水源地→水源大橋→吉安鄉太昌村
  • 花24線:花蓮水源地→水源村→水源大橋
  • 花34線:銅門大橋→銅門村榕樹部落→仁壽橋

公車資訊

  • 公路客運
    • 統聯客運
      • 1133 花蓮轉運站—天祥
  • 宜蘭縣市區公車
  • 國光客運與葛瑪蘭客運聯營:
    • 201 羅東轉運站-北宜高-蘇澳轉運站-蘇花改-花蓮轉運站 ﹝經蘇澳轉運站、東澳火車站﹞
    • 201A 羅東轉運站-北宜高-蘇花改-花蓮轉運站 ﹝不經蘇澳轉運站、東澳火車站﹞
  • 花蓮縣市區公車
    • 太魯閣客運
      • 302 新城火車站—天祥

港口

  • 和平水泥專用港

旅遊景點

注釋

參考資料

引用
條目
書籍

外部連結

  • 秀林鄉公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太魯閣國家公園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秀林鄉 by Wikipedia (Historical)


ghb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