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r au contenu principal

中國世界遺產列表


中國世界遺產列表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85年11月2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行列以来,截至2023年9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的世界遗产”共有57项(包括文化遗产39项,自然遗产14项,双重遗产4项,含跨国项目1项),在数量上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意大利。

中国是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擁有世界最多的自然遺產(14項)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数量(4项,与澳大利亚并列),其中首都北京拥有7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2004年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江苏省苏州市举办,因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延期的第4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于2021年7月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

历史

1985年,中國全國政協委員侯仁之起草並與陽含熙、鄭孝燮和羅哲文另外三位委員聯名向政協第六屆三次會議提交了《我國應儘早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並積極爭取參加「世界遺產委員會」,以利於中國重大文化和自然遺產的保存和保護》的提案。11月22日,中國加入《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的締約國行列,同日在中國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會議上經審批後獲批准。

1987年,中國正式加入該公約及開始申報世界遺產的工作,並於同年首批便有6個世界遺產獲成功申報。1991年,中國在締約國第11次大會上中國首次獲選成為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1992年及1993年,中國在世界遺產委員會上兩次獲選成為副主席。1999年10月29日,中國再度獲選成為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

2002年,中國國務院授權予國家文物局設立世界遺產處以專責申報、管理和保護世界遺產方面的各項工作。2006年,中國建設部發佈首批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

列表

在这个列表中,代表文化遗产,代表自然遗产,代表双重遗产,()內羅馬數字表示入選標準,表格背景颜色为 淡蓝色 ,国名后打「*」,代表多国共同项目。

截至2023年9月,中国共有57项世界遗产(包括文化遗产39项,自然遗产14项,双重遗产4项,含跨国项目1项),共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拥有世界遗产。目前尚没有世界遗产的中国省級行政區有4个,包括黑龙江省、海南省、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包括無實際統治的台湾省)。

按省级行政区列表

截至2023年9月,中国共有57项世界遗产(包括文化遗产39项,自然遗产14项,双重遗产4项,含跨国项目1项),共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拥有世界遗产。目前尚没有世界遗产的中国省级行政区有4个,包括黑龙江省、海南省、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省级指: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

預計下個申遺名單表

2024年

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

自然遗产: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巴丹吉林沙漠-沙山与湖泊群

2025年

文化遗产:西夏王陵

分布图

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

在这个列表中,代表文化遗产,代表自然遗产,代表双重遗产,表格背景颜色为 淡蓝色 ,国名后打「*」,代表多国共同项目。 最新修订:2019年1月30日(参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审核通过之《预备名单》)

预备名单分布图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 中国世界遗产网
  • 新浪科技:中國世界遺產的喜與憂(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世界遺產在中國
  • 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文化遺產研究中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中國世界遺產分佈圖
  • 中國文化研究院:中國世界遺產(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中國網:中國的世界遺產(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中國網:中國世界遺產保護、開發與旅遊業發展的相互關係(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CCTV:中國的世界遺產(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南方網旅遊:中國世界遺產
  • 郵品裡的中國世界遺產(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英文) 中国世界遗产名录(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英文) 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见

  • 世界遺產
    • 世界遺產評定準則
    • 亚洲和大洋洲世界遗产
  • 各国世界遗产数列表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中國世界遺產列表 by Wikipedia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