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r au contenu principal

银川市


银川市


银川市,简称,古称中兴路兴庆府怀远镇宁夏省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位于宁夏中北部。市境北接石嘴山市,东抵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南达吴忠市,西界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地处银川平原中部,西倚贺兰山,东靠鄂尔多斯高原。黄河由南向北流贯中部。全市总面积9025平方公里,全市回族居民为57.34万人,银川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永久举办地,是全区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研、交通和金融商业中心。市人民政府驻金凤区北京中路166号。

银川是中原民族开发较早的区域,历史上为西夏王朝首都兴庆府,自古有“塞上明珠”的说法,城西有著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夏王陵。市内拥有南关清真大寺、承天寺塔、海宝塔、西夏王陵、玉皇阁、鼓楼等名胜。

名称

古都興慶府直到清前期都未曾被冠以「銀川」之名。明末清初,已有人用銀川比喻寧夏省城地區,如劉敏寬《秋月楊楚璞中丞撫臨良晤長城關》、解震泰《遊賀蘭山》等。雍正年间,才開始有用「銀川」專指寧夏省城的用法。民國34年1月寧夏省城正式定名「銀川」。坊间有稱「據《讀史方輿紀要》,銀川縣,以銀川平原爲名。」然此说有误,《讀史方輿紀要》中提及銀川指的都是夏州都督府轄地銀州州治(37.957806°N 109.816055°E / 37.957806; 109.816055 (银川城(银州))),虽亦古称怀远且曾由西夏所控但与今天的银川市(昔宁夏省城/兴庆府)并无直接关系。

另銀川市西夏區因西夏王陵得名。

历史

银川地区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痕迹,如已经发现的水洞沟遗址和镇北堡、暖泉等的新石器文化遗址。

春秋战国时期,银川是匈奴等民族的游牧地区。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全国为36郡,银川属北地郡,并派大将蒙恬屯垦當地。

西汉初年始修汉延渠,9年后建成后通水。汉成帝时期,北地郡主持屯田殖谷的上河典农都尉冯参,在今银川市荣东郊掌政乡洼路村一带,建起一座北典农城,俗称吕城,匈奴等游牧民称之为饮汗城。十六国中夏国的赫连勃勃改建北典农城为“丽子园”,为当时的风景游乐城市和驻兵、屯粮重镇。

北周建德三年(574年)置怀远郡、怀远县,位于银川平原中心。隶灵州管辖。唐仪凤二年(677年),怀远县城遭黄河水患冲毁。第二年在故城西(今银川兴庆区)筑怀远新城。

北宋时改怀远县为怀远镇,是当时著名的“河外五镇”之一。咸平四年(1001年)党项拓跋部首领李继迁,攻克怀远等河外六镇,并于次年将灵州6000余人迁至怀远。宋天禧四年(1020年)冬十一月,李继迁之子李德明将都城从灵州迁到怀远镇,营建了城池门阙、宫城殿宇和立国必备的宗庙、社稷建筑,将此地改成兴州。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李德明长子李元昊改兴州为兴庆府,并于1038年在兴庆府筑坛受册,建大夏国,史称西夏。作为西夏国都的兴庆府曾颇为繁荣,人口一度达20万。

元朝时,初置西夏中兴等路行中书省,后改甘肃行省中兴府路、宁夏府路。明设宁夏府,后改立宁夏卫,又置宁夏前卫、左卫、右卫、中屯卫,为“五卫”治所。明建文年间(1399年~1402年)设宁夏镇,为“九边重镇”之一。清设宁夏府。中华民国时设宁夏道、朔方道,道署及所属宁夏县、宁朔县均治宁夏城内。1929年设宁夏省,银川为宁夏省省会。1945年由贺兰县析置银川市。至1949年,银川城区面积约3万平方千米,人口约3万人。

1949年9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银川,并于29日成立银川市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银川仍为宁夏省省会,直到1954年宁夏省撤销,银川成为甘肃省银川专署所在地。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银川市成为自治区首府。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旧城区(今兴庆区)周边多湖泊、湿地,银川市政府并未着重拓展旧城区,而是在新满城一带建设新城,至21世纪以前,一直是“双城”模式。21世纪以后,新旧城之间的湿地不断被填平,最终形成旧城、新城、郊区的格局,后更名为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

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宁夏永久承办“中阿经贸论坛”。2012年设立银川综合保税区。

地理

银川市位于黄河上游宁夏平原中部,东与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毗邻;西依贺兰山,与内蒙古阿拉善盟为邻;南接吴忠市;北连石嘴山市。地域范围在北纬37°29′~38°53′,东经105°49′~106°53′之间。

地形地貌

银川位于贺兰山黄河洪积、冲积平原中部;地形开阔平坦,地面无切割;海拔在1010~1150米之间,地面坡度平缓;西部、南部较高,北部、东部较低,略呈西南──东北方向倾斜。境内贺兰山最高点3207米,黄河从银川城区东16公里呈北偏东方向流往石嘴山。

地貌单元从西向东分为:贺兰山地、洪积倾斜平原、洪积冲积平原、冲积湖沼平原、冲积河沼平原、河谷平原、河漫滩6部分。

湖泊湿地

历史上由于黄河不断改道,银川湖泊湿地众多,古有“七十二连湖”之说,现有“塞上湖城”之美称。全市有湿地面积3.97万公顷,其中天然湿地占湿地面积的60%以上,自然湖泊近200处,面积100公顷以上的湖泊20多处。20世纪后半叶后,银川市区湖泊湿地面积大为衰减,从50年代前期的54万亩锐减至1988年的16万亩,水深也大幅缩小。原因主要是50年代和60年代的填湖造田运动以及70年代、80年代的填湖造房活动。近年来,银川市政府投资生态工程,试图恢复湖泊湿地,其中宝湖、阅海和鸣翠湖先後建成為濕地公園。2018年,银川市湿地面积为5.3万公顷,自然湖泊、沼泽湿地近200处,水域面积占城市规划面积的十分之一。

  • 金波湖,又稱宁大湖,位於寧夏大學內。
  • 北塔湖,海宝塔附近的一处湖泊。
  • 西湖(小西湖)(銀川市金鳳區有兩個西湖,另一個稱為大西湖,即閱海)。
  • 银湖,位于银川市兴庆区銀川中山公園内的一处湖泊。
  • 丽景湖,位于银川市兴庆区丽景湖公园内。

气候

银川市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降水稀少。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冬季漫长寒冷但不严酷,夏季炎热但时间较短且无酷暑。1月平均气温-7.9℃,极端最低气温-30.6℃(1955年1月4日)。7月平均气温23.5℃,极端最高气温39.3℃(1953年7月8日)。年平均气温9.0℃。年平均日照时数2905.8小时,是中国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最多的地区之一。年平均降水量180-200毫米左右,无霜期约185天。

地质

土壤

由于山地急剧上升,平原相对下降,河流不断改道,在银川平原堆积了巨厚的第四纪沉积物,主要有细砂、粉砂、亚砂土、亚粘土、粘土等,形成了良好的蓄水条件。

地震

银川在大地构造上,属于贺兰山褶皱带、鄂尔多斯地台间之山前拗陷区;由于银川地堑位于青藏块体、鄂尔多斯块体的接壤、过渡地带,所以这里新构造运动很发育,地震活动比较强。从1143~1739年,银川地区共发生8次7级以上地震,震中大致分布在沉降中心及附近,即东经106.3°、北纬38.5°;1739年1月3日,银川发生10级地震。

政治

现任领导

行政区划

银川市现辖3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 市辖区:兴庆区、西夏区、金凤区
  • 县级市:灵武市
  • 县:永宁县、贺兰县

此外,银川市还设立以下经济管理区:国家级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

Collection James Bond 007

人口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89.6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36.7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81.74%;女性人口146.5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0.60%。人口出生率为9.59‰,死亡率为4.4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13‰。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2,859,074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993,08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865,986人,增长43.45%,年平均增长率为3.67%。其中,男性人口为1,453,869人,占总人口的50.85%;女性人口为1,405,205人,占总人口的49.15%。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3.46。0-14岁的人口为516,731人,占总人口的18.07%;15-59岁的人口为1,976,565人,占总人口的69.13%;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65,778人,占总人口的12.79%,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51,960人,占总人口的8.81%。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293,656人,占总人口的80.2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65,418人,占总人口的19.78%。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145,863人,占75.05% ;各少数民族人口为713,211人,占24.95%,其中回族人口为667,606人,占23.35%。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39,871人,增长42.49%,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51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226,115人,增长46.42%,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51个百分点。其中,回族人口增加209,728人,增长45.8%,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38个百分点。

方言

1949年以前银川通行宁夏話,属蘭銀官话系统。近代以来,尤其是支边政策实行以来,大量外来移民迁入,宁夏方言的使用逐渐减少,但银川街头至今仍可听到市民用宁夏方言交谈。

经济

2016年银川市完成生产总值1617.28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4269元比上年增长6.6%。

银川平原土地肥沃,沟渠纵横,灌溉便利,素有“塞上江南”的美称,俗语称“黄河百害,唯利一套”,宁夏是河套平原的主要部分。永宁、贺兰是国家级商品粮生产基地县。2012年全市农业实现增加值51.06亿元,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豆类。水果主要有苹果、梨、葡萄、枣、枸杞等;畜牧养殖业有猪、牛、羊、家禽和獭兔、肉鸽、火鸡、蚕等特种动物;水产品主要有鱼、虾、蟹等,是西北最大的商品鱼基地。银川市依托煤炭、电力和农产品等资源优势,形成了以化工、机电、食品、建材、生物制药为主导的工业体系。2012年全市工业实现增加值624.91亿元,主要工业产品有汽油、柴油、化肥、合成洗涤剂、轮胎、原煤、中成药、西药、机床、轴承、变压器、起重设备、铁合金、乳制品、酒类、味精、水泥、平板玻璃、机制纸等100多种。银川市商业贸易繁荣活跃,201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464.86亿元,拥有新华百货、物美、万达百货、麦德龙、世纪金花、BHG、华润万家、北京华联、国芳百盛等一批较为有名的大中型零售企业。此外,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交通銀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宁夏银行、石嘴山银行、黄河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银川市设有分行。

交通

航空

  • 银川河东国际机场

城市轻轨(规划中)

银川市将规划建设银川-永宁-灵武-吴忠、银川-河东机场-宁东和银川-石嘴山三条市际轨道,以及灵武-宁东轻轨连接线。三条市际轨道和连接线建设完成后,银川周边80公里内的主要城市和重要经济区均能用轻轨连接起来。规划的城市轨道包括一条环城轨道、两条支线。南支线通往客运枢纽,西支线连接西夏区。

BRT

银川市目前规划了四条BRT线路,其中1号线于2012年4月28日开工,同年9月投入运行,运营车辆为18米长的大铰接公交车和12米长的大单机公交车两种。

银川火车站

新建银川火车站设计规模10台18线,其中东站房3万平方米,2011年12月启用;新建银川南站为铁路枢纽货运站及综合货场,2011年1月11日开通的太中银铁路经银川南站接入银川站。

铁路

  • 包兰铁路
  • 太中银铁路
  • 银西客专

公路

  • 109国道
  • 110国道
  • 211国道0公里起点。
  • 307国道目前的终点,在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中将延伸至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
  • 青银高速终点。
  • 福银高速终点。
  • 京藏高速途径。其中银川永宁县至银川贺兰县区间采取并行线设计,西线为双向4车道,东线为双向八车道。
  • 银昆高速0公里起点。修建中,其中银川段已通车投用。

的士

银川的出租車(的士)起步价是¥7(3公里),之后每公里¥1.4。22:00-06:00起步价为¥8.4(3.5公里),之後每公里收費¥1.5,行驶10公里后,每公里调整为¥2.1。免费等候时间为3分钟,3分钟后,每等候1分30秒加收500米租价。 

旅游

  • 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
    • 贺兰山岩画
    • 南薰门(南门)
    • 鼓楼
    • 玉皇阁
    • 西夏王陵
    • 镇北堡西部影城
    • 承天寺塔
    • 拜寺口方塔
    • 拜寺口双塔
    • 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
    • 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
    • 阅海湿地公园
    • 海宝塔
    • 滚钟口(小口子)
    • 南关清真大寺
    • 纳家户清真寺
    • 宝湖
  • 贺兰县,永宁县,灵武市
    • 上海世博会沙特馆
    • 三关口明长城
    • 中华回乡文化园
    • 宏佛塔
    • 红山堡
    • 黄河横城景区
    • 水洞沟遗址
    • 镇海塔
    • 兵沟旅游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教育

高校

中学

名人

对外交流

银川市是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永久举办地,近年来积极打造向西开放桥头堡,加强与中亚,伊斯兰世界的交流合作。

友好城市

正式缔结

签署友好备忘录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 银川市政府门户网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银川市 by Wikipedia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