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r au contenu principal

承德路


承德路


承德路,是臺灣臺北市重要的南北向幹道之一,連結台北市區通往士林、北投和淡水(經大度路)。

全路分為七段,五段至七段屬省道臺2乙線的一部分。尖峰時段車流量大,與鄰近的中山北路齊名,為雙方在市區段的相互替代道路。

為了方便外籍人士,臺北市政府曾經將該道路以英語加註為5th Ave.(第五大街),現已廢止。

路名起源

昔日於1977年的「台北市街道圖」中七段為「百齡五路」、六段為「百齡四路」、五段為「百齡三路」。 名字源於熱河省省會承德市。

沿革

  • 1974年,交通部臺灣區高速公路工程局徵收附近重慶國中與明倫國中(今明倫高中)的運動場外圍,開始進行敦煌路、承德路等路段的拓寬工程,同時開始興建承德橋。
  • 1979年以前,承德橋仍在興建中,當時的承德路僅至明倫國中為止,且不分段,門牌號碼高達上千號。隔著基隆河之對岸則為士林後港墘地區。
  • 1979年7月1日,後港墘地區的道路被整編併入承德路。
  • 1979年10月30日,承德橋通車,承德路可以連結圓山及後港墘地區。
  • 1991年8月18日,承德路開始分段,後港墘地區的承德路被編為承德路四段;至於過中正路之路段,原為百齡三路、百齡四路、百齡五路,1992年4月1日更名為承德路五至七段,此路段屬省道台2乙線。

行經行政區域

(由北至南)

  • 北投區:(六段、七段)
  • 士林區:(四段、五段)
  • 大同區:(一段、二段、三段)

分段

承德路共分七段。

  • 七段:南於文林北路與承德路六段相接,東於大業路與大度路相接。
  • 六段:南於洲美街與承德路五段相接,北於文林北路與承德路七段相接。
  • 五段:南於中正路與承德路四段相接,北於洲美街與承德路六段相接。
  • 四段:南於承德橋與承德路三段相接,北於中正路與承德路五段相接。
  • 三段:南於民權西路與承德路二段相接,北於承德橋與承德路四段相接。
  • 二段:南於南京西路與承德路一段相接,北於民權西路與承德路三段相接。
  • 一段:南於市民大道相接,北於南京西路與承德路二段相接。

沿線設施(由南至北)

Collection James Bond 007

道路設計

車道數

  • 一段~四段:雙向各四車道,寬度為40米。
  • 五段:雙向各六車道,北往南其中一線為機車道,60米寬。
  • 六段:雙向各六車道,北往南其中一線為機車道,60米寬。
  • 七段(文林北路-石牌路):雙向各六車道,60米寬,其中一線為機車道。
  • 七段(石牌路-大度路):雙向各五車道,60米寬。

號碼

  • 一段:單號1~105,雙號2~88。
  • 二段:單號1~239,雙號2~208。
  • 三段:單號1~287,雙號2~336。
  • 四段:單號1~333,雙號2~364。
  • 五段:單號55 ,雙號2~80。
  • 六段:單號1~459,雙號2~452。
  • 七段:單號1~401,雙號2~400。

參見

  • 參見臺北市主要道路列表

外部連結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承德路 by Wikipedia (Histor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