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r au contenu principal

1955年太平洋颱風季


1955年太平洋颱風季


1955年太平洋颱風季泛指在1955年全年內的任何時間,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以及南中國海所產生的熱帶氣旋。雖然有關方面並沒有設下本颱風季的指定期限,但大部份於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通常都會於五月至十二月期間形成。

本條目的範圍僅侷限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及南海的水域。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東的太平洋水域產生的風暴則被稱為颶風,並被列入 1955年太平洋颶風季。在西太平洋產生的熱帶風暴是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命名,國際編號為55xx。而凡進入或產生於菲律賓風暴責任範圍以內的熱帶低氣壓,菲律賓大氣地理天文部門 (PAGASA) 都會為它們訂立一個菲律賓名稱,作當地警報用途;因此同一個風暴有時候會有兩個不同的名稱。

以下各熱帶氣旋資訊以熱帶氣旋存在期間的最強形態為準。

熱帶氣旋

在1955年,有?個熱帶低氣壓形成,其中22個成為了熱帶風暴。18個成為了颱風。4個更成為了超級颱風。

颱風衛萊特 (Violet)

颱風魏達 (Wilda)

颱風安妮塔 (Anita)

颱風畢莉 (Billie)

颱風葛萊拉 (Clara)

颱風戴特 (Dot)

颱風愛倫 (Ellen)

颱風芙安 (Fran)

熱帶風暴09W

颱風喬琪亞 (Georgia)

颱風荷貝 (Hope)

颱風艾瑞絲 (Iris)

颱風瓊安 (Joan)

超級颱風凱蒂 (Kate)

超級颱風魯依絲 (Louise)

颱風瑪芝 (Marge)

熱帶風暴17W

颱風娜拉 (Nora)

颱風歐珀 (Opal)

熱帶風暴20W

超級颱風白西 (Patsy)

超級颱風露芙 (Ruth)

熱帶氣旋名單

參見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中央氣象台-颱風實時路徑顯示
  • 中國中央氣象台
  • 日本氣象廳熱帶氣旋資訊(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菲律賓大氣地理天文部門熱帶氣旋資訊
  • 中央氣象局全球資訊網
  • 香港天文台熱帶氣旋資訊(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熱帶氣旋資訊(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熱帶氣旋衛星影像(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數位颱風—熱帶氣旋資料及圖片(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1955年太平洋颱風季 by Wikipedia (Historical)


ghb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