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r au contenu principal

普京主義


普京主義


普京主義(俄語:путинизм羅馬化:putinizm)是分析家有時會使用術語,以描述弗拉基米尔·普京的意識形態特徵。這個詞語出現時往往有消極的含義。在普京擔任俄羅斯總統和總理期間,西罗维基(俄語:силовики́)控制大部分的政治和財政權力。

美國歷史學家提摩希·D·史奈德認為普京主義是俄羅斯版的法西斯主義。

在俄羅斯和西方媒體上,普京的統治也與尼古拉一世統治時期相提並論,尼古拉一世統治時期伴隨著對十二月黨人起義和異議人士的鎮壓,審查制度的收緊,俄羅斯政治控制的加強,對波蘭十一月起義和匈牙利革命的殘酷鎮壓,以及高加索戰爭。克裡姆林宮對2013年烏克蘭親歐盟示威事件的反應讓人想起沙皇尼古拉一世對1848年歐洲革命的反應,伴隨著強烈的反動和嚴格的審查制度。尼古拉一世的反動統治以災難性的克里米亞戰爭而告終。普京本人將尼古拉一世稱為“非凡的人格”。俄羅斯文化部長梅丁斯基將普京與尼古拉一世相提並論,稱其為“真正的俄羅斯歐洲人”。

社會和經濟

鮑里斯·涅姆佐夫作出的報告及一些其他說法指,經濟自由主義、缺乏透明度、任人唯親、腐敗是普京政治制度的特點之一。在1999年至2008年秋季,俄羅斯經濟正以穩定的步伐增長,一些專家將其歸因於1998年的盧布貶值、葉利欽年代的結構性改革、油價上漲和西方銀行廉價信貸。邁克爾·麥克福爾在2004年6月曾指出俄羅斯“令人印象深刻”的短期經濟增長是同時附隨“對媒體自由的破壞、對民間社會的威脅和影響正義的腐敗”。普京在兩次總統任內,簽署一系列自由經濟改革的法律,如降低利潤稅、實施新的土地法和新版俄羅斯民法典;在此期間,俄羅斯貧窮人口減少了一半以上,實際國內生產總值亦迅速增長。

內政方面,普京強調國家利益優先於個人利益,主权先于人权,限制公民權利,鎮壓公民社會,將反對派解釋為外国敵對勢力(消除和邊緣化不受當局控制的政黨),並用行政手段將其趕出政治領域(實際上廢除三權分立制度,建立對司法和立法制度的控制和支配,反对司法独立),也對該國主要電視頻道的直接或間接國家控制、舆论審查。

外交

在外交事務中,普京政權試圖據稱仿效前蘇聯的偉大、好戰和擴張主義;在2007年11月,衛報西蒙·蒂斯代爾指出,正如俄羅斯曾經向外出口馬克思主義,她現在會可能向國際市場推銷普京主義,因為很多時候本能地不民主、寡頭政治和腐敗的國家會認為民主、議會和多元化的幌子比真實的一面更具吸引力和更易管理。

評價

美國經濟學家理查德·W·拉恩在2007年9月指普京主義為“俄羅斯政府的民族主義獨裁,偽裝成一個民主的自由市場”,這“比共產主義更接近法西斯主義”,而普京主義令俄羅斯的經濟迅速增長,使大多數人因生活水平提高而願意忍受的“軟鎮壓”,他更預測隨著俄羅斯經濟的命運改變,普京主義會更鎮壓民眾。一名俄羅斯歷史學家曾指,如果民主是由多數人統治,保護少數人的權利和機會,目前的政治體制至少在形式上可以說是民主的。俄羅斯存在多黨政治體系中,反對派在國家杜馬有席位。

參見

  • 弗拉基米爾·普京的公眾形象
  • 普特勒
  • 普丁是個傻子
  • 普京蘭
  • 弗拉基米爾·普京治下的俄羅斯
  • 契卡主义
  • 俄罗斯保守主义
  • 歐亞運動
  • 俄羅斯世界
  • 俄西斯主義
  • 斯大林主义
  • 埃爾多安主義
  • 甘地主義
  • 戴高樂主義
  • 毛澤東思想
  • 庇隆主义
  • 川普主義
  • 圖季曼主義
  • 波拿巴主義
  • 勃列日涅夫主义
  • 佛朗哥主義

參考資料

Collection James Bond 007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普京主義 by Wikipedia (Histor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