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r au contenu principal

斯蒂芬·金


斯蒂芬·金


史蒂芬·愛德溫·金(英語:Stephen Edwin King,1947年9月21日),美国畅销书作家、編劇、專欄評論、電影導演、製片人以及演員。

史蒂芬·金作品銷售超過3億5000萬冊,以恐怖小說著稱,活脫脫概括了此一類別的整個發展沿革。他的作品還包括科幻小說、奇幻小說、短篇小說、非小說、影視劇本及舞台劇劇本。大多數的作品都曾被改編到其它媒體,像是電影、電視影集和漫畫書上。他同時以筆名理查德·巴奇曼(Richard Bachman)寫作,也曾以筆名約翰·史懷森(John Swithen)發表过一篇短篇小說。他在2003年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終身成就獎。

生平簡歷

早年生活

史蒂芬·愛德溫·金1947年9月21日出生於美國緬因州的波特蘭,父母是唐納·埃德温·金妮莉·露絲·皮尔斯伯里·金,兩歲大時父親在去買包菸就再也沒有回來並留下債務(据说是去刚果当雇佣军),唯獨母親獨立養育自己和哥哥大衛。金的家庭四處搬家,其中搬過威斯康辛州的西迪皮尔、印第安納州的韋恩堡、康乃狄克州的斯特拉特福德,在金11歲時,母親帶他們回到緬因州的达勒姆去照顧她年老的雙親。當金的外公婆逝世之後,她在當地的洗衣店找一些雜務差事以養活家人。由于家境贫寒使金的度過寒酸的童年。

當金還是小孩時目擊他的朋友因為被火車輾過發生意外身亡,儘管本人說他對這件事一點印象也沒有。他的家人告訴他當他與他朋友玩後回到家中時完全不說話而且似乎受到驚嚇,直到家人得知他朋友的死訊。有些人認為這件事或許激發他心理上的黑暗的同時影響創作,但本人不同意這個想法。這件事也有可能激發他收錄在《四季奇譚》中的中篇小說《總要找到你》(後來改編成電影《伴我同行》)的靈感。

教育與早期創作

金就讀达勒姆小學,從小就展現出對恐怖題材的熱情。金在十四岁時在家中阁楼发现装有父亲收藏的一些恐怖小说的箱子。因此史蒂芬就迷上恐怖小说並立志当一个恐怖小说作家。他在就讀期間也開始從事寫作,其中最主要會替哥哥大衛創辦的報紙撰文,還會將自己從其他題材獲得的靈感而寫的小說賣給朋友 (之後有被學校導師發現,並且被迫將錢還給大家)。史蒂芬·金的第一篇獨立出版故事為《我是一個青年盜墓者》,之後連續刊登系列的三個故事在雜誌上。隔年再度在另一個雜誌上刊載完整的故事。金在中学时代就开始创作並且向杂志投稿。他创办一份小型的讽刺类报纸。金在缅因州大学学习期间是校刊的主笔之一,他毕业后白天在一家汽车修理站工作,晚上写恐怖小说。后来他到一所中学任英语老师但依旧笔耕不止。不过,金这一时期的作品还不为人们看好,因而他经常陷入经济拮据中。

1966年,史蒂芬·金就讀緬因大學英文系,並且在1970年畢業拿到文學士學位。就學期間他在學校的學生報上有定期專欄,並且參加學校教授波頓·海特倫 (Burton Hatlen)的文學研討會,而他也是在那裡與他的未來妻子塔比莎·史布魯斯墜入愛河。在就學期間,史蒂芬·金曾在洗衣店以及學校圖書館打工,其中他也是因為在圖書館工作才得以認識他的妻子。1970年史蒂芬·金畢業後取得英文教師的資格,但是無法立即找到教職,他以從事額外的寫作賣給男性雜誌 (例如《花花公子》)賺取稿費生活。1971年1月2日,史蒂芬·金正式與塔比莎·史布魯斯結為連理,兩人婚後育有二子一女,而如今婚姻仍幸福美滿。之後史蒂芬·金順利找到在學校教書的工作,一方面執教鞭,另一方面也持續投稿作品賺取生活費,在此同時他日後的酗酒問題也悄悄發酵。

《魔女嘉莉》─聲名大噪

1973年是史蒂芬·金與一家人命運大轉變的一年,史蒂芬·金因為以前工作上的軼事而找到寫作題材,《魔女嘉莉》是關於一個擁有念動力的少女的故事,情節並融入校園霸凌及基督教極端教派造成的問題。事實上當初史蒂芬·金對這故事並不看好,他不喜歡主角嘉莉也不清楚女性生理方面的知識,當他將手稿扔到紙簍中,是他的妻子將手稿撿起來並且鼓勵協助丈夫完成故事,這個決定也成為史蒂芬·金一家人的轉捩點。當時的史蒂芬·金薪水微薄必須靠他與妻子努力工作才能養活兩個兒女,他們住在寬廣的拖車上,甚至沒有裝上電話,當時捉襟見肘的程度可想而知。史蒂芬·金將《魔女嘉莉》賣給雙日出版社,並且拿到2500美元的預付金 (在當時並不算多),但是隨後卻賺四十萬的權利金,其中的合約規定一半給出版社,史蒂芬·金一家人實拿到二十萬美金,但是也足以改善一家人的生活窘境。在《魔女嘉莉》出版後,史蒂芬的母親的身體狀況越來越不好,一家人搬回南緬因照顧生病的母親。1974年,史蒂芬·金的母親因為肺癌去世,她去世前曾由姊妹來代讀《魔女嘉莉》。儘管在這期間史蒂芬的母親去世以及自身的問題,這對金來說仍是個大躍進的時期。史蒂芬·金一家人搬到科羅拉多,這期間他寫作出《鬼店》,之後在1975年搬回緬因州完成第四本小說《末日逼近》,之後史蒂芬·金就長期定居於緬因州。

黑塔系列小說

史蒂芬·金在1970年代末開始一系列關於一個孤獨的槍手羅蘭·德斯欽的系列,整篇系列充滿許多不同的風格,包含奇幻、恐怖、科幻和西部。系列的靈感來自羅勃特·白朗寧的《公子羅蘭來尋黑塔》、《指环王》、亞瑟王傳說和《黃昏三鑣客》等作品的啟發。首部小說《黑塔I 最後的槍客》於1977年至1981年間完成,該系列被稱為《黑塔》。

1987年,史蒂芬·金完成《黑塔II 三張預言牌》,首刷為1,000,000本。2009年,史蒂芬·金宣佈未來將會撰寫第八本《黑塔》小說《黑塔:穿過鎖匙孔的風》(The Wind Through the Keyhole)。

2000年代

2000年,史蒂芬·金在網路上完成連載小說《The Plant》,起初史蒂芬·金放棄出版該系列,但他後來改變心意。未完成的書信體小說可以從史蒂芬·金官方網站免費閱讀。同樣在2000年,他中篇小說《驚魂過山車》,並認為電子書將佔據市場50%,大概在2013年,也許2012年。但他也警告說人們很快就厭倦新的玩具。

2003年8月,史蒂芬·金開始在娛樂周刊撰寫流行文化專欄,通常是每月第三週。該專欄被稱為“史蒂芬·金流行”。

2006年,史蒂芬·金發表末日小說《手機》。

2007年,驚奇漫畫公司開始出版《黑塔系列》漫畫。

2008年,史蒂芬·金出版小說《魔島》與《日落之後》。

2009年11月10日,史蒂芬·金小說《穹頂之下》出版。這是他在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未完成的小說,總共1,074頁,是1986年以來,他創作內容的最多的長篇小說。

2010年代

2010年2月16日,史蒂芬·金在他的網站上宣布下一本書會是《暗夜無星》。在當年4月,史蒂芬·金發布《鐵捕比利》。在隨後的一個月,DC漫畫連載《美國吸血鬼》,這是每月漫畫系列,由史蒂芬·金與短篇小說作家史考特·史奈德創作,拉斐尔·阿尔伯克基繪圖,是史蒂芬·金的第一部原創漫畫作品。史蒂芬·金的第一個美國吸血鬼為Skinner Sweet。

2011年11月8日,史蒂芬·金的《11/22/63》被提名為2012年世界奇幻獎最佳小說 。《穿過鑰匙孔的風》發表於2012年。《鬼店》續集《安眠醫生》在2013年9月發表。

史蒂芬·金在2014年6月宣布,《Mr. Mercedes》是三部曲的一部分,第二部曲將在2015年出版。

作品列表

小說

非小说作品

有聲書

個人獲獎

  • 1982年《死亡之舞》獲頒雨果獎「非小說類獎」
  • 1986年《牠》獲頒英倫奇幻獎
  • 1996年《綠色奇蹟》獲頒英國恐怖小說作家協會史鐸克獎「最佳長篇小說獎」
  • 1996年〈黑衣男子〉獲頒歐亨利獎「最佳短篇小說獎」
  • 2003年獲頒美國國家圖書基金會「卓越貢獻獎」
  • 2004年獲頒世界奇幻文學獎「終身成就獎」
  • 2007年獲頒愛倫·坡獎「大師獎」
  • 2008年《魔島》獲頒英國恐怖小說作家協會史鐸克獎「最佳長篇小說獎」
  • 2008年《日落之後》獲頒英國恐怖小說作家協會史鐸克獎「最佳短篇小說獎」
  • 2010年《暗夜無星》獲頒英國恐怖小說作家協會史鐸克獎「最佳短篇小說獎」
  • 2015年《賓士先生》獲頒愛倫·坡獎「最佳小說獎」

参考文献

延伸閱讀

Collection James Bond 007

外部連結

  • (英文)Stephen King's Official Web Sit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斯蒂芬·金的X(前Twitter)帳戶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斯蒂芬·金 by Wikipedia (Histor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