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r au contenu principal

王懿荣


王懿荣


王懿榮(1845年—1900年8月14日),字正孺,號廉生,山東登州府福山縣(今煙臺市福山区)人。晚清翰林,曾三任國子監祭酒。八國聯軍之役拜京師順天團練大臣,不願投降洋人,自殺殉國。追贈侍郎、榮祿大夫,諡文敏。王懿榮精通金石學,被普遍認為是甲骨文的最早發現者。

生平

王懿榮出身於官宦世家,祖父王兆琛官至山西巡撫,父王祖源官至四川成綿龍茂道觀察使。王懿榮自幼勤學,但不屑拘泥經學注疏。經過考核,任職戶部主事。

光緒六年(1880年),王懿榮考中庚辰科二甲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九年四月,散館,授翰林院編修,曾數度上書建言。

光緒十二年(1886年)因父喪丁憂去職。守喪結束,出典河南鄉試。光緒二十年(1894年),大考一等,升侍讀。次年入直南書房,署國子監祭酒。中日甲午戰爭開始後,日軍佔據威海,登州大震。王懿榮請求歸鄉操練鄉勇,馬關和談之後返回京師,補祭酒。兩年後,又遭母喪,守制後復起故官。至此,王懿榮在幾年間已三任祭酒,“諸生翕服”。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事變爆發,八國聯軍逼近燕京。王懿荣与侍郎李端遇同被任命爲京師順天團練大臣。王懿榮指出:「拳民不可恃,當聯商民備守禦。」但形勢已無法挽回。同年七月二十日(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入東便門,王懿荣率眾抵抗失敗,回家對家人道:“吾義不可苟生”。家人跪泣勸阻,王懿榮不為所動,服毒自盡,未死,在牆上題下「主憂臣辱,主辱臣死。於止知其所止,此為近之」的絕命詞,投井自盡。其妻謝氏一同殉難。其事上聞,朝廷追贈侍郎、榮祿大夫,諡文敏。

王懿荣之子近代作家王崇焕(又王汉章)撰《清王文敏公懿荣年谱》(1924,由内务府汉军旗词人画家李孺作序)。

發現甲骨文

王懿榮酷爱金石,喜欢收藏古董、珍玩,帝師翁同龢、軍機大臣潘祖蔭皆曾稱其博學。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王懿荣身患瘧疾,派人前往药店抓药。由於王懿榮略通醫術,服藥時每味藥材,都親自查看。偶然中,他發現其中一味稱作龙骨的藥上刻有文字,於是將藥店的龍骨全部買下,并通過其他渠道廣泛收集。經過研究,金石功底深厚的王懿榮最終確定「龍骨」是中國上古——殷商時期的占卜用骨,而龍骨上刻畫的是比籀文更爲古老的文字,也就是後來所稱的甲骨文。此後,王懿榮開始大量收購甲骨,短時間內即得到一千五百多塊,並使甲骨文爲世人所知。

由於王懿榮發現甲骨文後一年即殉國,未能繼續對這些文字進行研究。王懿榮身故以後,其次子王崇烈(字漢輔),將其所藏甲骨全部售與劉鶚,後者在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將其中部份甲骨選刻,出版《鐵雲藏龜》,并明確提出甲骨文爲“殷人刀筆文字”。從此,一門新的學科——甲骨學迅速興起。王懿榮對甲骨文的發現,爲中國歷史、中國文學史與考古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著作

著有《福山金石志》、《天壤阁杂记》、《汉石存目》、《求阙文斋文存》,皆收入《王文敏公遗集》。

紀念

王懿荣在北京的故居在今东城区王府井北面的锡拉胡同。王懿榮墓在福山古现镇东村,民國時已被盜,墓毀於文化大革命。墓碑、旌表碑、神道碑等文物於近年被發現。今福山區建有王懿榮紀念館。

2009年,爲紀念王懿榮發現甲骨文110周年,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山东省大舜文化研究会設立了旨在推动甲骨文字考释、促进甲骨学发展的“王懿荣甲骨学研究奖”。

注釋

Giuseppe Zanotti Luxury Sneakers

延伸阅读

[]

《清史稿·卷468》,出自趙爾巽《清史稿》

參考文獻

  • 《清史稿》
  • 孫葆田.《皇清誥授榮祿大夫追贈侍郎銜賜諡文敏前團練大臣國子監祭酒王公神道碑銘》.《清朝碑傳全集》冊4,頁3483-3484.
  • 陳代卿.《清故團練大臣贈侍郎銜賜諡文敏國子監祭酒王公家傳》.《清朝碑傳全集》冊4,頁3484-3485.
  • 《紀念王懿榮發現甲骨文一百周年論文集》. 齊魯書社. 1999年.

外部連結

  • 王兆麟. 甲骨文发现一百年(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炎黄春秋》1999年第10期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王懿荣 by Wikipedia (Histor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