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r au contenu principal

高士廉


高士廉


高士廉(575年—647年2月14日),名,字士廉,以字行,渤海蓨縣(今河北景縣)人。唐代開國功臣,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孙,高劢之子。

生平

出身於官宦之家,其妹為隋右驍衛將軍長孫晟之妻,生一子一女,子為長孫無忌,女為長孫氏。妹夫長孫晟病故後,高士廉將妹、外甥全接到自己家中撫養,恩情甚厚。高士廉看到李淵次子李世民才能出眾,便將外甥女長孫氏許配給了他,就是後來的長孫皇后。

長孫皇后的舅父,官至尚書右仆射。唐太宗稱他“涉獵古今,心術明達,臨難不改節,當官無朋黨;所乏者骨鯁規諫”。貞觀十二年(638年)與黃門侍郎韋挺、禮部侍郎令狐德棻、中書侍郎岑文本撰編《氏族志》一百三十卷。有六子高履行、高至行、高纯行、高真行、高审行、高慎行。

他曾作为女方舅父主持李世民和长孙氏的婚礼。

评價

史臣曰:高士廉才望素高,操秉無玷,保君臣終始之義,為子孫襲繼之謀。社稷之臣,功亦隆矣;獎遇之恩,賞亦厚矣。

子孙

夫人鲜于氏,有六子:履行、至行、纯行、真行、审行、慎行。

  • 高履行,袭申国公
  • 高至行(623年-650年),名昱,扬州都督府兵曹参军,永徽元年九月二十七日(650年10月27日)卒,年二十八。
  • 高纯行
  • 高真行(627年-684年),字处道,四岁封乐安公,拜通事舍人,贞观十七年加朝散大夫,仍行通事舍人,寻授左卫率府郎将,除尚乘奉御,永徽初,为沁州刺史,时年廿二。显庆三年,改授延州刺史,显庆四年(659年),牵连表兄长孙无忌朋党案,被贬为文州刺史。麟德元年,加中大夫兼德州刺史,乾封元年加通议大夫守贝州刺史,总章元年迁都督代忻朔蔚四州诸军事、代州刺史,二年,检校单于大都护府长史,咸亨元年加正议大夫、都督幽易妫檀平燕六州诸军事、幽州刺史,上元三年,恩诏追入授右驍衛將軍,俄拜右卫将军。调露二年(680年),长子高岐时任东宫典膳丞,坐章怀太子李贤谋逆案,真行手刃之,仍弃其尸于衢路。高宗闻而鄙之,贬真行为睦州刺史。文明元年(684年)为潮州司马,其年九月二日(684年10月15日)卒于虔州(江西赣州市)之旅舍,春秋五十七。
    • 高岐,典膳丞,永隆元年(680),卷入章怀太子李贤谋逆案,被父亲杀死。(《资治通鉴》载:真行以佩刀刺其喉,真行兄户部侍郎审行又刺其腹,真行兄子琁(高履行之子)断其首,弃之道中。上闻之,不悦,贬真行为睦州刺史,审行为渝州刺史,琁为循州司馬。)
    • 高嶠,司門郎中、湖州司仓
    • 高峻,殿中丞、蒲州長史
      • 高迥,餘杭令
        • 高彪,著作佐郎、崇賢館學士
          • 高炅,侍御史、倉部員外郎
          • 高集,太原少尹,兼御史中丞
            • 高允恭
            • 高少逸,工部尚書
            • 高元裕,字景圭,初名高允中,吏部尚書、渤海縣男
            • 高允誠
              • 高錫望,字協中
              • 高暐,字暈
              • 高殷,字贊禹
                • 高濟,字德昌
                • 高汶,字魯昌
        • 高熊,和州刺史
        • 高象,魏州別駕
          • 高重,字文明,檢校戶部尚書、渤海縣子
            • 高元經,河南兵曹參軍
            • 高德明,大理評事
            • 高光庭,右金吾,冑曹參軍
            • 高由庚,華州參軍
            • 高公衡,河中觀察支使
              • 高育,字全之
    • 高嵊,祠部郎中
    • 高岫,右卫郎将
      • 高态,嫁唐朝议郎、前行婺州义务县令窦某
  • 高审行,尚书右丞、雍州长史、户部侍郎、渝州刺史
    • 高嵘,右监门卫中郎将
      • 高惠恭,巴州刺史
  • 高慎行

另有二孙:高嶧,廬州刺史;高崙,倉部郎中。

高士廉茔兆记

延伸阅读

[]

在维基文库阅读此作者作品 在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舊唐書·卷65》,出自刘昫《舊唐書》
《新唐書·卷095》,出自《新唐書》
Collection James Bond 007

参考资料

  • 《新唐书》卷九十五 列传第二十 高窦
  • 《旧唐书》卷65 高士廉传
  • 《昭陵碑石》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高士廉 by Wikipedia (Histor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