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r au contenu principal

李方桂


李方桂


李方桂(1902年8月20日—1987年8月21日),祖父原籍山西昔阳县,廣州人,中華民國语言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研究跨越美洲原住民語言、中古藏語、侗台語、上古漢語,其中以侗台語心力最多,1935-1942年親自田野調查20種以上侗台語,是侗台語研究開山第一人。丁邦新評價「中國人在世界語言學界居於領導地位的有趙元任、李方桂兩先生」。

重要著作包括:1920年代留學美國時以研究美洲原住民語言德内语支起家。1940-1950年代出版多本侗台語著作。1955年復原了唐蕃会盟碑上的中古藏語殘字。

生平

1902年8月20日,生於廣州。1921年,考入清华学校高等科医学预科,1924年,畢業後赴美密西根大學Pre-medical,其間讀拉丁語和德語,大三插班轉系至語言學系。其後考入芝加哥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師從人類語言學家萨丕尔和結構語言學開山祖師伦纳德·布龙菲尔德,实地调查美洲原住民語言。1927年,獲芝加哥大学碩士學位。1928年,获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馬投爾語:德内语支的一種》(Mattole: An Athabaskan Language)。其後1930-60年代改為研究德内语支的的另一語言Chipewyan語。

1929年,回国后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从此以后,他从事田野调查,描写壯侗語族的许多语言(壮族的龙州话和武鸣话),同时也对上古汉语和古藏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学生有柯蔚南和康达维等。

1948年,李方桂当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1949年以后先后任美国夏威夷大学和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语言学教授,20世纪50年代初曾当选美国语言学会副主席。1973年,到台灣,在中央研究院工作。

在1977年发表了《比较台语手册》(A Handbook of Comparative Tai),是他40多年的研究成果的结晶。1987年8月21日,在加州去世。

家族

  • 祖父李希蓮,咸豐十年(1860年)進士,官至陝西布政使。
  • 父李光宇,光緒六年(1880年)進士。
  • 外祖父何乃瑩,光緒六年(1880年)庚辰科二甲第七十六名進士。
  • 妻子徐樱是北洋政府将军徐树铮的女兒,生於日本。(徐树铮屬皖系,1916年官至段祺瑞改組內閣的陆军次长兼国务院秘书长,1919年任西北筹边使兼西北边防军总司令,出兵外蒙逼使撤消自治)

著作

腳註

參考文獻

參閲

  • 罗常培
  • 赵元任

外部連結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李方桂 by Wikipedia (Histor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