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r au contenu principal

沿江高铁通道


沿江高铁通道


沿江高铁通道是中国高速铁路“八纵八横”主通道之一。途经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湖北省、重庆市和四川省。

2016年7月和2017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分别发布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25)和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现沿江高铁通道大部分线路均未被纳入。

2018年7月17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发布《推动长江经济带沿江高铁通道建设实施方案》。由于既有沿江铁路通道(包括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及其他既有沿江铁路)技术标准不适应客货运输需求、既有铁路货运功能未得到有效利用、铁路运输比较优势发展不足,铁路技术经济优势和通道整体能力未得到充分发挥,不符合国家高铁主通道的定位,对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支撑不足。该方案对沿江通道进行重新规划。

沿江高铁通道在原既有通道基础上,由以沪渝蓉高速铁路为主线,渝万高铁、郑万高铁、宜昌至郑万高铁联络线、沪宁高铁、商合杭高铁、沪苏湖高铁、成达万高铁等为支线的多径路、多分支的时速350公里/小时客运专线组成。全通道实施“三步走”方案,分步实施安排建设。

线路分步实施安排

根据2018年《推动长江经济带沿江高铁通道实施方案》,沿江高铁通道将会在2022-2028年间逐步利用区间各线路实现贯通,并随着新线落成而逐渐缩短运行用时,最终形成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的多路径350km/h级别客运通道。

第一阶段(2022年前)

第一阶段沿江高铁通道走向为成都-重庆-万州-襄阳-武汉-合肥-南京-上海。在这一阶段,通道由既有的成渝客运专线、渝万城际铁路、合武铁路、宁合铁路、沪宁城际铁路,计划建成的汉十高速铁路汉襄段、郑渝高速铁路襄万段、商杭客运专线合杭段构成,形成250-350km/h速度等级的客运通道。成都、重庆至上海运营里程分别为2112、1793公里,旅行时间分别由12.2、10.7小时减至10.4、8.9小时。

第二阶段(2025年前)

第二阶段沿江高铁通道走向为成都/重庆-万州-宜昌-荆门-武汉-合肥-南京-上海。在这一阶段,通道由成达万高速铁路、郑渝高速铁路渝万段、宜昌至郑万高铁联络线、汉宜高速铁路、合武高速铁路、北沿江高速铁路、沪苏湖高速铁路构成,共同组成全线350km/h速度值的高速客运通道。成都、重庆至上海运营里程分别为1898、1672公里,旅行时间分别缩减至6.8、5.8小时。

第三阶段(2025年后)

第三阶段主要目标是新建渝宜高速铁路,进一步拉直线路,同时在成渝、湖北、江苏段形成多路径平行的综合高铁通道,进一步分担客流。成都、重庆至上海运营里程分别为1898、1594公里,重庆至上海旅行时间进一步缩减至5.3小时。

沿江高铁通道最终形成由成达万高铁、成渝中线高铁、渝宜高铁、渝万高铁、郑万高铁、宜昌至郑万高铁联络线、汉宜高铁、合武高铁、合宁高铁、沪宁高铁、商合杭高铁、沪苏湖高铁、北沿江高铁等组成的多径路、多分支350公里/小时高标准通道。

具体路线

初期借由大量其他线路,最终线路用粗体表示
通车状态: 已开通  建设中/即将开建  规划中 

相关条目

  • 长江经济带
  • 沪渝蓉高速铁路
  • 长江沿岸铁路集团公司

注释

参考资料

Giuseppe Zanotti Luxury Sneakers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沿江高铁通道 by Wikipedia (Histor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