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r au contenu principal

陈长捷


陈长捷


陈长捷(1892年6月2日—1968年4月7日),字介山,福建螺洲(今属福州)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

生平

早年

陳長捷出生農家,因為家境貧困,幼年被母親拋棄到宗祠。幸虧他的哥哥姐姐們捨不得,把他抱走,撿回來一條命,自此他小名就稱“拾拾”。陳長捷成年後投筆從戎,考入保定軍校第七期,以軍校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

1919年10月畢業後在保定軍校學長傅作義的推薦下,進入閻錫山的晉軍。任山西陆军第4混成旅(旅长赵戴文)第7团(团长龚凤山)第1营(营长卢丰年)少尉见习官、第1连中尉排长、上尉连长、少校团副。1925年1月调升第1旅(旅长傅存怀)第2团(团长卢丰年)中校团副。1926年8月升任第18旅(旅长卢丰年)上校参谋长。1927年3月第18旅扩编为第10师(师长卢丰年),仍任上校参谋长。7月调升国民革命军北方军(总司令阎锡山)独立第15旅(辖两团)少将旅长。1928年3月所部扩编为第3集团军(总司令阎锡山)第9师(辖三团)少将师长。1928年9月第9师缩编为第3集团军暂编第5师(师长李生达)第9旅(辖三团),降任少将旅长。1928年10月第9旅改称第36师(师长李生达)第106旅(辖三团),仍任少将旅长。1930年4月第106旅扩编为第3方面军(总司令阎锡山)第12师(辖三团),升任少将师长。1931年1月第12师缩编为东北边防军第9师(师长李生达)第17旅(辖两团),降任少将旅长。6月边17旅改称第72师(师长李生达)第208旅(辖两团),仍任少将旅长。1935年4月19日叙任陆军少将。1935年第七十二师师长李生达被暗杀,1936年7月陈长捷升任第72师(辖两旅)中将师长。1936年11月12日获颁四等云麾勋章、国民革命军誓师十周年纪勋章。

抗战爆发后,率领第72师参加南口战役。战后,1937年8月第七十二师与新独四旅合编为预备第一军,陈长捷为军长,在代县集结待命。平型关战役时在鹞子沟和团城口与日军血战12个昼夜。1937年10月预1军改称第61军(辖第72师),仍任中将军长。1937年11月15日晋任陆军中将。1939年3月9日升任第13集团军(总司令王靖国)中将副总司令兼第61军军长。1939年5月26日调升第6集团军(辖第61军、暂编第1军)中将总司令兼第四行署主任。

1940年,阎锡山与蒋介石矛盾激化,阎锡山怀疑陈长捷与国民党中央军来往频繁,解除他的军职。陈长捷率一个警卫营到绥远投奔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傅作义。1941年4月调任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部(总司令邓宝珊)中将副总司令。1941年11月调任伊盟守备军(辖新编第26师、骑兵第7师)中将司令。指挥新26师和骑兵第7师乘剿缉烟匪机会,大肆抢掠,发生流血事件,迫使伊克昭盟盟长沙王出逃,酿成“伊盟事件”。

1943年5月12日,沙王提出

经过4个月的反覆谈判,國民政府被迫答应将陈长捷撤职、暂缓开垦蒙地和征派粮畜、暂撤驻扎萨克旗王府的军队、“宣慰”扎萨克、乌审两旗。10月初,沙王和起义军民回到了扎萨克旗。

陈长捷1943年10月入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七期。1946年3月陆大毕业后派任军政部驻芜湖第20军官总队中将总队长。1947年3月调任联合勤务总司令部第8补给区中将司令。1947年12月调任天津警备总司令部中将总司令。1948年11月兼任天津城防司令部司令。

1949年1月在平津战役天津攻城战中被俘。关押在河北省井陉县华北军区政治部军法处看守所,后迁北京功德林归公安部战犯管理处。

晚年

陳長捷1949-1959年在功德林監獄時期,​当着杜聿明和其他人的面,陳長捷不止一次地罵過傅作義:

“要我死守天津,戰至一兵一卒,他卻貪生怕死,在北平搞和平起義,我算是把他看穿了,一個不仁不義的傢伙,一個不知羞恥的東西!”

每次罵到這裡,站在側旁的原國民黨十二兵團司令黃維總會添上一句:

“你不在天津硬打,他在北平的談判桌上就沒有籌碼,所以,他還是一個玩弄權術的政客,一個損人利己的小人!”

1959年12月4日作为首批获得特赦的10名战犯之一被释放,释放后任政协上海市秘书处专员,负责文史资料的编撰工作。短短几年时间,他写有10余篇30多万字文稿,留下珍贵的历史资料。

文革期間,陳長捷被當作黑五類牛鬼蛇神國民黨特務,天天挨打批鬥。年老體弱的他于1968年4月7日與妻子不堪忍受自殺。據說陳長捷自殺前的幾天一直在念叨一句話:“天殺的傅作義,為什麼出賣我?”。1979年2月27日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予以平反。

参考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陈长捷 by Wikipedia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