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r au contenu principal

吳希哲


吳希哲


吳希哲(1570年代—1640年代),字睿卿,號嵩輪,浙江嚴州府淳安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生平

天啟七年(1627年),吳希哲舉浙江鄉試,崇禎四年(1631年)成進士,吏部觀政,授廣東惠州府推官。崇禎六年(1633年),本省鄉試同考。崇禎九年(1636年),江西鄉試同考。他生活刻苦,不用官府財物,辦公幹練,又平定九連山的流寇。海盜劉香詐降,吳希哲探查得知實情,即暗中準備軍隊,約定福建兵士來攻。寇盜入侵潮州,聽說他來到,就說:「吳希哲為官清廉,不為利誘,我們願意就撫。」得知諭旨後退兵。適逢福建兵士來臨,吳希哲用奇招乘風殲滅。

崇禎十年行取考选,崇禎十一年(1638年)遷刑科給事中,監督浙江、直隸糧餉。因為東南賦役繁重,額外加輸糧餉到一百八十萬。入蘇州府,他立刻與撫按抓拿貪贓枉法的官吏輔助軍隊,舒緩民力。

弘光帝繼位,改吳希哲官為工科左給事中,上奏都城內有人假冒皇族勳貴,於南京橫行霸道,欺凌民商,請求下旨嚴厲緝拿。不久,擢官吏科都給事中。左良玉出兵東下,馬士英打算挾持弘光帝出幸貴陽,得希哲竭力勸阻方罷。清朝兵士追趕南明君臣,吳希哲請求防備淮安和揚州,未獲理會。錢謙益表示應該收徵陳洪範,弘光帝說:「國家何嘗不要人才,只是收徵後而不能起用。」吳希哲退後回答:「賈似道放棄淮安、揚州了。」其時九卿十三道聯合檢舉左良玉,希他高聲說:「今日所重視的不在湖廣,應該出奏章彈劾馬士英。」同時再次請求固守江淮,作《防江公疏》呈上。弘光帝責備六垣無檢舉良玉的奏疏,因此罰吳希哲俸祿。

南京失陷,吳希哲隱居終身,卒年七十二。

引用

參考文獻

  • 錢海岳《南明史》·卷三十三·列傳第九
  • 光緒《續纂淳安縣志》·卷七·選舉志一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吳希哲 by Wikipedia (Histor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