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r au contenu principal

趙煥


趙煥


趙煥(1542年—1619年),原名趙宦,字文光,號吉亭,山東掖縣人。明朝政治人物,萬曆年間吏部尚書。

生平

明世宗嘉靖四十三年甲子科山东乡试五十二名,四十四年(1565年)乙丑科会试六十三名,廷试三甲九十一名進士,兵部观政,本年任烏程縣知縣,隆慶二年(1568年)升工部主事,五年改任河南道御史,六年差巡按陕西茶马。万历元年(1573年)养病。三年復除江西道御史,巡按河南。五年回道管事,十二月巡视京营,七年京畿道刷卷,监試顺天乡试,次年监殿试,八年闰四月升任順天府丞,十年十二月升大理寺左少卿,十一年二月升南京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十三年四月改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协理院事,十四年二月署掌院篆,同年升工部右侍郎,十五年三月改吏部右侍郎,十六年十月升本部左侍郎,十七年七月以疾乞归,回籍调理。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五月起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九月称亲老乞休,以兄巡抚辽东右佥都御史趙燿回乡奉親。十一月升刑部尚书。二十三年四月以疾乞休,准驰驿回籍。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八月起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二十七年五月改任南京吏部尚書,赍捧回籍,十二月以疾乞休,不允。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十二月起为工部尚書,以亲老乞在籍侍养,许之。

後家居十六年,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四月再次召拜為刑部尚書,四十年二月署掌吏部尚書印信,八月改任吏部尚書。時明神宗怠於政事,曹署多空,「六卿止一煥在」。趙煥多次上疏要求增補官員,神宗皆“留中不報”。趙煥請求去職還鄉,神宗又優詔撫慰挽留。九月,趙煥請求去職還鄉,神宗仍下詔挽留。給事中李成名劾趙煥「黨同伐異」,趙煥於是稱疾不出。逾月終於請辭成功。

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六月,起赵焕为吏部尚书,铨印暂付侍郎史继偕署掌,十一月赴任,四十七年(1619年)七月,遼東事起,薩爾滸之戰大敗,死四萬餘人,開原、鐵嶺淪陷,北京震動。趙煥親率群臣至文華門,「九卿伏闕」,堅請神宗急發兵餉。直到傍晚,神宗才遣太監傳旨:「退。」然軍機要務仍廢置如故。

趙煥再次上疏:「他日薊門蹂躪,敵人叩閽,陛下能高枕深宮稱疾謝卻之乎!」此語竟為神宗所惡。其部屬滿考升遷,趙煥上疏請准,神宗又不理睬。十一月初二日,趙煥「鬱鬱卒」,享年七十八。明熹宗天啟初,追贈太子太保。

家族

曾祖趙秀。祖趙惠,義官、累赠南吏部尚書。父趙孟(1507年-1603年),字晋臣,號西垣,洧川教谕、累封南吏部尚書。前母张氏,贈恭人;母孫氏,累封夫人。兄趙燿(佥都、巡抚)、弟趙燦(癸酉举人)。

注釋

延伸阅读

[]

《明史卷二百二十五》,出自《明史》

参考文献

  • 张廷玉等. 《明史》.
  • 张思勉、于始瞻. 《掖縣志》.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刻本.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趙煥 by Wikipedia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