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r au contenu principal

济北郡


济北郡


濟北郡,中國秦朝时设置的郡。在今山东省、河北省境。

沿革

秦漢

秦始皇時,分臨菑郡置濟北郡,治博陽(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南)。辖境位於济水兩岸,相当今山东省德州、茌平以东,东平、泰安、莱芜以北,邹平、信阳以西及河北省沧州、海兴以南地。

前206年,田齊宗室田安攻佔濟北數城,被項羽立為濟北王,都博陽,齊國遂分為三齊。同年,齊王田榮殺田安,王三齊。漢四年(前203年),韓信平定三齊,立為齊王。五年(前202年),徙韓信為楚王,復置濟北郡,仍治博陽。六年(前201年),立皇子劉肥為齊王,濟北郡屬齊國,分博陽等縣置博陽郡,遂移治盧(今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西南)。

漢文帝二年(前178年),立齊悼惠王之子東牟侯劉興居為濟北王,分齊國濟北郡置濟北國。三年(前177年),濟北王謀反,國除為濟北郡。十六年(前164年),立齊悼惠王之子安都侯劉志為濟北王,復置濟北國。漢景帝四年(前153年),徙濟北王為菑川王;分濟北國置平原郡,徙衡山王劉勃為濟北王。漢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推恩置陰安、榮關、周望、陪、前、安陽、五據、富、平、羽、胡毋十一侯國,別屬東郡、平原郡、泰山郡等鄰郡。元狩元年(前122年),濟北王獻泰山及其周圍的縣邑於天子,遂分濟南郡南部與濟北國獻地置泰山郡,另以他縣償濟北王。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十三刺史部,濟北國屬兗州刺史部。後二年(前87年),濟北王劉寬謀反,國除,領縣併入泰山郡。

漢和帝永元二年(90年),立皇弟劉壽為濟北王,分泰山郡盧、蛇丘、成、剛四縣復置濟北國。後以東郡茌平縣益濟北國。至此,濟北國領五縣:盧、蛇丘、成、茌平、剛。漢桓帝建和元年(147年),增封濟北王五千戶,廣其土宇,東郡臨邑縣或於此時益濟北國。後分盧縣復置肥城縣,後又廢。

漢獻帝建安十一年(206年),國除為濟北郡。建安十七年(212年),立皇子劉邈為濟北王,復置濟北國

魏晉十六國

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降漢濟北王為列侯,國除為濟北郡。魏明帝太和七年(233年),葬陳王曹植於其舊封地東阿,遂徙封其嗣子曹志為濟北王,復置濟北國

曹魏前後,茌平縣改屬平原國,剛縣(成縣併入)改屬東平國,東郡東阿、穀城二縣改屬濟北國。至此,濟北國領五縣:盧、蛇丘、臨邑、東阿、穀城,移治盧縣盧子城(今山東省平陰縣西),至南朝初年不變。

晉武帝泰始元年(265年),以濟北國轉封荀勖。永嘉之亂後,國除為濟北郡

十六國時期,濟北郡先後為後趙(325年-351年)、東晉(351年-355年)、前燕(355年-370年)、前秦(370年-384年)、東晉(384年-387年)、後燕(387年-398年)、東晉(398年-399年)、南燕(399年-410年)所有。後燕建興七年(392年),兗州併入青州,濟北郡改屬青州。晉安帝隆安二年(398年)收復濟北郡後還屬兗州,次年入南燕後又改屬并州。義熙六年(410年),東晉再次收復濟北郡,還屬兗州。

南北朝

宋少帝永初三年(422年),濟北郡濟水以北的臨邑、東阿二縣為北魏所攻佔,僅餘濟水以南的盧、蛇丘、穀城三縣,因避敵而移治盧縣肥城(今山東省肥城市)。後在濟水以南僑置臨邑、東阿二縣。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太原郡山茌縣改屬濟北郡。大明元年(457年),省臨邑、東阿二縣。至此,濟北郡領四縣:盧、蛇丘、穀城、山茌。

北魏明元帝泰常八年(423年),以上年攻佔的濟北郡、東平郡的部分區域置濟州(治碻磝城,在今山東省茌平縣西南);分臨邑縣僑置盧縣(治碻磝城)。至此,濟北郡領三縣:盧、臨邑、東阿,治盧縣碻磝城。北魏獻文帝皇興元年(467年),又攻佔劉宋兗州濟北郡殘存之地。皇興二年(468年),以宋之兗州置東兗州,分宋之盧縣置肥城縣,盧、山茌二縣改屬太原郡,肥城、蛇丘、穀城三縣併入濟州濟北郡。至此,濟北郡領六縣:盧、臨邑、東阿、肥城、蛇丘、穀城。

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527年),分濟北郡肥城、蛇丘、穀城三縣置東濟北郡。北齊文宣帝天保七年(556年),臨邑縣併入盧縣;廢東濟北郡,其所領穀城縣併入肥城縣,肥城、蛇丘二縣改屬濟北郡;廢東平郡,其所領范縣併入壽張縣,改屬濟北郡。至此,濟北郡領五縣:盧、東阿、肥城、蛇丘、壽張。

周武帝建德七年(578年),壽張縣改屬魯州高平郡,分肥城、蛇丘二縣置肥城郡。至此,濟北郡領二縣:盧、東阿。

隋唐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廢濟北郡,領縣直屬濟州。

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濟州為濟北郡,仍治盧縣碻磝城,領九縣:盧、范、陽穀、東阿、平陰、長清、濟北、壽張、肥城。

魏永平元年(617年),改濟北郡為濟州。許天壽元年(618年),復改為濟北郡。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復改為濟州,濟北郡之名不再作為行政區劃名稱。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濟州為济阳郡。

人口

  • 漢順帝永和五年(140年),濟北國有45689戶、235897口。
  • 晉武帝太康中(280年-289年),濟北國有3500戶。
  • 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濟北郡有3158戶、17003口。
  • 東魏孝靜帝武定中(543年-550年),濟北郡有9467戶、29399口。
  • 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濟北郡有105660戶。

長官

濟北相(90年-206年)

  • 崔瑗,字子玉,涿郡安平人,漢順帝漢安元年(142年)出任。
  • 滕延,漢桓帝時在任。
  • 陳珪,字漢瑜,下邳淮浦人。
  • 鮑信,泰山平陽人,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見任。

濟北太守(206年-212年)

濟北相(212年-220年)

濟北太守(220年-233年)

濟北相(233年-310年代)

濟北太守(310年代-359年)

  • 高柱,晉穆帝永和十一年(355年)以郡降於前燕。

濟北內史(359年-370年)

濟北太守(370年-577年)

  • 申紹,前秦時在任。
  • 丁匡,晉孝武帝太元九年(384年)出任,據碻磝。
  • 溫詳,晉孝武帝太元十二年(387年)棄城奔彭城。
  • 劉季略,平原人,南朝宋時在任。
  • 垣護之,字彥宗,略陽桓道人,宋文帝元嘉二十九年(452年)至三十年(453年)領,曾攻碻磝,不克。
  • 殷孝祖,陳郡長平人,宋孝武帝大明二年(458年)見任,屢大破魏軍。
  • 宋演,西河介休人,北魏獻文帝時在任。
  • 司馬直安,河內溫人,北魏孝文帝、宣武帝之際在任。
  • 房亮,字景高,清河人。
  • 孟崇,濟北蛇丘人。
  • 薛祖洛,河東人。
  • 李柬,字休賢,隴西狄道人,北魏孝莊帝建義元年(528年)離任。
  • 楊摽,字顯進,正平高涼人,北魏孝莊帝永安二年(529年)行郡事。
  • □弘,字法雅,北齊初在任。
  • 崔伯謙,字士遜,博陵人,北齊時在任。

濟北郡守(577年-583年)

  • 公孫景茂,字元蔚,河間阜城人,周武帝建德六年(577年)出任,後以母憂去職。

濟北郡太守(607年-619年)

  • 楊雄,弘農華陰人,隋煬帝大業八年(612年)追贈。

國主

  • 濟北王劉興居,前178年-前177年在位。
  • 濟北王劉志,前164年-前153年在位。
  • 濟北貞王劉勃,前153年-前152年在位。
    • 濟北成王刘胡,前151年-前98年在位。
      • 濟北王劉寬,前97年-前87年在位。
  • 濟北惠王劉壽,90年-120年在位。
    • 濟北節王劉登,121年-135年在位。
      • 濟北哀王劉多,136年-138年在位。
    • 濟北釐王劉安國,139年-145年在位。
      • 濟北孝王劉次,146年-162年在位。
        • 濟北王劉鸞,163年-?在位。
          • 濟北王劉政,在位時間不詳,無子國絕,後於206年國除。
  • 濟北王劉邈,212年-220年在位。
  • 濟北王曹志,233年-265年在位。
  • 濟北成侯荀勖,265年-289年在位。
    • 濟北簡侯荀輯。
      • 濟北烈侯荀畯。
        • 濟北侯荀識(烈侯弟子)。
          • 濟北侯荀軌(世次不詳,繼成侯),377年-?在位。
  • 濟北王慕容泓,359年-370年在位。

参见

  • 济北王
Collection James Bond 007

註釋及徵引文獻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济北郡 by Wikipedia (Histor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