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r au contenu principal

萬發祥


萬發祥


萬發祥(17世紀—1646年11月8日),名養正,字發祥,以字行,號瑞門,江西臨江府新喻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生平

萬發祥在十六歲時成縣學生,博學而才高,有籌劃國事的志氣,父母去世後服闋才參加科考,得督學侯峒曾置於前列;崇禎十二年(1639年)在馬世奇主考的江西鄉試中舉人,同考官萬載知縣唐昌齡評其策論中有「忠肝義膽,可覘他日立朝」的句子。次年(1640年)會試僅中副榜,回鄉後條議解除馬糧、折布等弊政,又讓產給兄弟、建宗祠奉先祖先,事關名教都會發憤抗言;到十六年(1643年)再次參加會試得吏科都給事中吳麟徵提拔,殿試成二甲進士,館選時由左都御史李邦華揀為庶吉士第五人,旋授翰林院編修。

甲申之變後,萬發祥發誓殉死,但服毒數次也不死,絕食數日又不死,得知馬世奇和吳麟徵殉難就前往哭喪,被大順軍隊抓獲;大順朝廷打算授官給他,他堅持不接受,牛金星發怒綑夾他,暈倒復甦後再押赴西市,他也不為所動。不久清兵攻至,他就往南方逃走投靠編修楊廷麟,每天素衣向北哭,哭到淚盡而劉血;廣信舉人劉日杲抱負忠憤,二人對哭,日杲為其寫下《貞女歌》。隆武帝於福州即位,楊廷麟與萬元吉奉命守衛贛州,萬發祥兼任兵科給事中從守,清軍包圍圍急,楊廷麟守大南門,他則守小南門。十月三日城將破,他依然穿著甲胄督戰,到天光時遭清軍擒獲,不屈身中三刀而死。其弟萬衍祥輯錄遺文,入崇祀鄉賢及忠孝祠,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賜諡烈愍

引用

參考文獻

  • 錢海岳《南明史》·卷四十五·列傳第二十一
  • 同治《新喻縣志》·卷八·選舉
  • 同治《新喻縣志》·卷十一·忠義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萬發祥 by Wikipedia (Histor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