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r au contenu principal

興化廍


興化廍


興化廍,是臺灣屏東縣萬丹鄉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鄉東南部凸出部分的東北半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新庄村南部邊界地帶東側一小段、新鐘村本體的東部及南端、水仙村不含西北部及東北端、甘棠村北部邊界地帶西段、興安村北大半部、興全村不含東北端,以及竹田鄉的鳳明村南部凸出部分的西半部。

本地區境內主要聚落為興化廍,設有萬新國中、興化國小。

歷史

台灣日治初期,興化廍地區為一街庄,稱為「興化廍庄」(舊制街庄),隸屬於港西下里。該庄昔日西北與新庄仔庄為鄰,東北與鳳山厝庄為鄰,東及東南隔東港溪與五魁藔庄、力社庄為界,南邊為甘棠門庄,西邊為瓦磘仔庄。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11日,全台廢縣廳改設二十廳,該庄隸屬於阿猴廳。1904年(明治三十七年)4月15日,該庄編入「新庄仔區」,隸屬於阿猴廳。1905年(明治三十八年)4月1日,阿猴廳改稱「阿緱廳」。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25日,全台合併二十廳為十二廳,新庄仔區仍隸屬於阿緱廳。1920年(大正九年)10月1日,全台地方制度大改正,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該庄改制為「興化廍」大字,隸屬於高雄州東港郡萬丹庄(新制街庄)。

戰後萬丹庄改制為萬丹鄉,隸屬於高雄縣,大字亦改制為村。1946年(民國35年)4月,萬丹鄉劃入省轄屏東市,改制為萬丹區,村亦改制為里。1950年(民國39年)10月1日,高、屏分治,萬丹區改制為萬丹鄉,並改隸屬於屏東縣,里亦改制為村。

聚落

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為興化廍、水吼(水哮,今水仙村),在日治初期的官方地圖上已有記載。

交通

縣道185甲線是新吉至來義的道路,經過本地區南部邊界地帶東半側。由該道路西行可前往新園鄉,並止於省道台27線路口;東行可前往崁頂鄉北端、潮州鎮、萬巒鄉南端,並止於縣道185號路口。

鄉道屏56線是後庄仔至渡船頭的道路,經過本地區北端。

鄉道屏59線是萬丹至甘棠門的道路,經過本地區西南部凸出部分。

鄉道屏61線是新鐘至興化部的道路,其南側端點(終點)位於本地區南部邊界地帶的縣道185甲線轉角路口,由此向東北蜿蜒而行,會經過本地區的興化廍聚落。

鄉道屏81線是西勢至鳳明農場的道路,其南側端點(終點)位於本地區東部偏北側的麟洛溪左岸道路路口。

學校

  • 萬新國中
  • 興化國小

參考文獻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興化廍 by Wikipedia (Histor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