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r au contenu principal

路易-亞歷山大·德·波旁


路易-亞歷山大·德·波旁


路易-亞歷山大·德·波旁(法語:Louis-Alexandre de Bourbon,1678年6月6日—1737年12月1日),吐魯斯伯爵,法國國王路易十四與情婦蒙特斯潘侯爵夫人的私生子。

家庭

1723年,路易-亞歷山大與瑪麗-薇朵兒·德·諾瓦耶結婚,兩人的獨子路易-若望-馬利於1725年出生。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路易-亞歷山大·德·波旁 by Wikipedia (Historical)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by Wikipedia (Historical)


路易五世·約瑟夫·德·波旁-孔代


路易五世·約瑟夫·德·波旁-孔代


路易五世·约瑟夫·德·波旁(Louis V Joseph de Bourbon-Condé),第八代孔代亲王1736年8月9日—1818年5月13日),法國大革命期間的流亡親王,波旁公爵的獨生子,父親於1740年死後繼承親王头衔。1792年,法国大革命期间,他主笔起草了《布伦瑞克宣言》,进一步激化了法国人的革命情绪。

家庭

1753年,孔代與夏洛特·德·羅昂結婚,兩人共有1子1女:

  1. 路易六世·亨利(1756年—1830年)
  2. 路易絲-阿德萊德(1757年—1824年)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路易五世·約瑟夫·德·波旁-孔代 by Wikipedia (Historical)


路易六世·亨利·德·波旁-孔代


路易六世·亨利·德·波旁-孔代


路易六世·亨利·约瑟夫·德·波旁(法語:Louis VI Henri Joseph de Bourbon-Condé,1756年4月13日—1830年8月30日),最后一代波旁-孔代家族出身的孔代親王(1818年-1830年)。

生平

他是上任孔代親王路易五世的獨子,和路易十六同輩。孔代家族是波旁王室的旁支,在受封為親王之前,他以昂吉安公爵波旁公爵為人所知。1818年承襲為親王後,他的敬稱成為殿下

1770年,路易六世和遠房表姐奧爾良的芭希爾德結婚,她是未來法國君王路易-菲利普一世的姑母。1772年兩人生下儿子路易·安托万·亨利·德·波旁,但兩人的婚姻並不愉快,因此1780年兩人离婚,而路易不曾再娶。1804年法国保皇黨刺殺拿破崙失敗,拿破崙下令派兵出境到德國,綁架路易十六可能的繼承人路易·安托万;後者在文森城堡被以叛國的名義處死,沒有後嗣。他的死亡震驚了歐洲王室,促進反法同盟的形成。

1815年波旁復辟後路易六世回到巴黎,並在1818年將一位在皮卡迪利街相識的女子蘇菲亞·竇伊許配給一位宮廷侍衛;當時親王宣稱她是他的女兒,但是其實她是路易的情婦。兩人在1827年離婚,而蘇菲亞被路易十八逐出宮廷。蘇菲亞因此接近路易-菲利普一世,讓蘇菲亞得以重返宮廷,並讓路易-菲利普五子奧馬勒公爵亨利·德·奧爾良(同時是路易六世的教子)繼承老而無嗣的路易六世的財產。

路易試圖擺脫支配他的情婦。1830年他獲知七月革命的消息,蘇菲亞很快投靠了奧爾良陣營;不久,親王被發現死在房內,看似被吊死了,然而雙腳仍然著地。蘇菲亞有嫌疑因此被審問,但是由於找不到被謀殺的證據,此案不了了之,路易的死因推定為自殺。孔代家族在他死后绝嗣,他的領地及財產被年僅八歲的亨利·德·奧爾良繼承。

參考來源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路易六世·亨利·德·波旁-孔代 by Wikipedia (Historical)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by Wikipedia (Historical)


法国爵位


法国爵位


法国爵位(法語:Pairie de France)是法国贵族间一种世袭的区别。法国爵位出现于中世纪的1180年,废除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1789年,但在波旁复辟时又重新出现,此间设立的贵族院有和英国上议院相似的立宪功能。1831年10月10日,众议院以324票对26票废除了世袭贵族制,但终身贵族依旧存在,直到贵族院和爵位在二月革命后被明确废除。

法兰西贵族(法語:Pair de France)受人尊敬的头衔和地位只由法国贵族中最高贵的成员持有。因此,法国贵族与英国贵族不同,因为大部分一般的法国贵族,从男爵到公爵,都不是法兰西贵族。法兰西贵族的头衔是一种特别的荣誉,只授予一小部分公爵,伯爵和天主教会的主教。在这方面,它与西班牙大公的级别相似。

PairPairie

法语单词pairie的意思相当于英文单词peerage,意为贵族爵位,法语的pair和英语的peer都来自于拉丁语par,意为平等。这表明在君主面前,贵族和教长在荣誉方面平等(即便他们是君主的封臣),且这将君主视为primus inter pares,意为“平等之首”。

这两个词主要指法兰西第一帝国前后的法兰西王国的贵族和爵位,同时也可以用在一些十字军国家的贵族体系上。

一些词源学家认为法语(和英语)的baron来自拉丁语的baro,同时也源于拉丁语的par。这种派生符合baron早期的意思,即整个贵族阶级(baron后期的意思是男爵)。

历史

君主制时期:封建时期和旧制度时期

中世纪的法国国王将爵位授予一些杰出的封臣,这些封臣有神职的也有世俗的。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是路易七世设立了法国贵族的系统。

每种爵位都与一块领土的特殊管辖权相连,对于神职贵族来说是他们的主教座,而对于世俗贵族来说就是他们的领地。与领地相连的爵位连同领地一起是可转让、可继承的,这些领地常被称为pairie-duché(公国)或pairie-comté(伯国)。

传统的法兰西贵族有十二名,名单如下:

  1. 兰斯大主教公爵,贵族之首
  2. 拉昂主教公爵
  3. 朗格勒主教公爵
  4. 博韦主教伯爵
  5. 沙拉昂主教伯爵
  6. 努瓦永主教伯爵
  7. 诺曼底公爵
  8. 阿基坦公爵,亦称奎恩公爵
  9. 勃艮第公爵
  10. 佛兰德伯爵
  11. 香槟伯爵
  12. 图卢兹伯爵

根据马修·帕里的说法,诺曼底公爵和阿基坦公爵位列勃艮第公爵之上。但因为这两者的领地在早期就被合并到国王的领地里,所以勃艮第公爵就成了世俗贵族之首。在他们的全盛期,诺曼底公爵毫无疑问地是法国国王最强大的封臣。

贵族的章程在1202年开始变得重要起来,因为当时法院要审判作为法王封臣的约翰王。根据由贵族审判的原则,一个想要有对约翰的司法权的法庭需要有与约翰王同等级别的封臣存在(约翰王是阿基坦和诺曼底的公爵)。虽然当时的文件没有特别指出谁出席了这次审判,但由于约翰王的审判有法兰西贵族的出席,我们就能认为阿基坦和诺曼底两个公爵爵位列法兰西贵族之中。

1216年,布瑞涅-兰伯特的艾拉德声称通过他妻子香槟的菲利帕的权利拥有了香槟伯国。 再次,因为这件事的处理需要有法兰西贵族,所以香槟伯爵也是法兰西贵族之一。而兰斯大主教,朗格勒、沙隆、博韦和努瓦永主教以及勃艮第公爵这六位贵族都在宪章里出现过。 第十位能在文件中被确定的贵族是弗兰德伯爵。1224年,约翰·德·内勒加入了对弗兰德女伯爵的抗议中,然而女伯爵的回应是她只能被一名法兰西贵族批评。还有两名贵族在这个时代的文件中的缺失可以如此解释:在其他神职贵族被提到的时候,拉昂主教才刚刚在1216年被选出来,且可能还未就任圣职;而最后一名贵族,图卢兹伯爵,是个异教徒。因此,尽管能够确认十二贵族的文件时期不同,但他们依然可能是一起受封,然后让世人知晓了他们作为法兰西贵族的身份。

这十二名贵族被称为旧贵族(pairie ancienne),而十二这个数字据说来自于法国武功歌中的查理曼十二骑士。这种说法是如此的流行,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认为十二贵族源于查理曼统治时期,后者被人视为一位模范国王和骑士和贵族精神的杰出典范。

十二贵族在国王加冕的祝圣仪式上有重要作用,早在1179年的仪式就能证实这点。十二贵族一起象征性地举着王冠,然后每个人又有一个特殊的、有象征意义的职责。由于多数世俗贵族的领地与王室领地合并,因此早期的加冕仪式上的法兰西贵族数从来没有达到过十二个,所以国王需要委派王族成员作为代表来出席仪式。在后来的加冕仪式上,贵族的职责便是举着国王头顶的天盖。

这种职责与选帝侯的大职位相类似。选帝侯是神圣罗马帝国中一群权高位重的人,而神圣罗马帝国则是查理曼帝国的另一个继承者。

起初的十二贵族被分为两个阶级,六名神职贵族和位处其下的六名世俗贵族。这六名世俗贵族又被分为两类,三名公爵和三名伯爵:

1204年,诺曼底公国被并入王室领地。十三世纪的后期,又有两地被并入王室领地(图卢兹,1271年;香槟,1284年)。为了填补空缺,国王便在在1297年册封了三个新的法兰西贵族,即阿图瓦伯爵、 安茹伯爵和布列塔尼公爵。

自此,国王便开始通过君主制诰来册封法兰西贵族,规定爵位所附属的采邑以及将采邑移交给有封禄的王族的条件(比如只能是男性继承人)。1328年,所有有封禄的人都成为了贵族。

世俗法兰西贵族的人数从1297年的7人涨到1400年的26人,1505年的21人和1588年的24人。到1789年,世俗法兰西贵族的人数达到了43名,其中包括五位王族(奥尔良,孔代,波旁,昂吉安和孔蒂),英語:波旁-彭提维里羅馬化:Bourbon-Penthièvre直译:彭提维里公爵(他是同为法兰西贵族的图卢兹伯爵的儿子)和从1572年册封的于泽公爵到1787年册封的奥比尼公爵的其他37名世俗贵族。

一个家族里能有几个法兰西贵族,这些贵族需年满25周岁。至十五世纪,册封的大部分法兰西贵族都是王子。而从十六世纪开始,新册封的法兰西贵族就大多是非王室成员了。1569年后,没有伯爵再被册封为法兰西贵族,而册封的大多是公爵(duc et pair)。有时,巴黎高等法院(Parlement de Paris)会拒绝登记册封法兰西贵族的君主制诰。

除了法国国王的加冕仪式上的特权,法兰西贵族的其他特权就大多集中在优先权上。头衔“阁下”(Monseigneur)、“大人”(Votre Grandeur)和国王对他们的称呼“我的兄弟”(mon cousin),暗示着他们出自王族,或是其他同等的家族。另外,他们还有“论坛特权”(priviligium fori)。这意味着牵扯到这些贵族及其采邑的司法程序都需要贵族法院来管辖。贵族成员也有权出席英語:国王立法会羅馬化:lit de justice,且能够在巴黎高等法院前发言,并在其中拥有领导地位。他们还享有诸如能坐着马车进入皇家城堡庭院的这类的特权。

虽然许多世俗贵族爵位渐渐消失,正如上面解释的那样,但圣职贵族的爵位却是永久的,且在法国大革命前只多册封了一个。1690年,巴黎副主教被册封为第二位大主教公爵(archevêque-duc),因为他持有头衔圣克劳公爵

pair这个词有时候也指在一块法国采邑内的贵族(比如康布雷主教亲王,他拥有康布雷伯国,是该伯国内十二贵族的领主)。这些普通的贵族并不享有上面列出的那些特权。

身为传记作家的圣西蒙公爵路易·德·鲁弗鲁瓦是一名贵族特权的狂热辩护者,他既不富裕(以公爵的标准来看),在宫廷里也没什么影响力,但他的父亲位列法兰西贵族之一。路易十四试着在一些次要方面提升他那些合法私生子的地位,而圣西蒙在回忆录中花了大篇幅讲述了自己与此事的斗争。

第一共和国和第一帝国:革命和拿破仑时期

法兰西王国原来的爵位,连同封建贵族的头衔一起,在法国大革命的八月法令中被全部废除。

可以这么说,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恢复了旧贵族(anciennes pairies)的职能。因为他在1806年3月建立了十六个独一无二的大领地公国(duchés grand-fiefs)(主要是在政治上无关紧要的意大利未被吞并的部分),并设立了(他自己的)加冕仪式上的名誉职位。这些职位都被授予了一些位高权重的人,但没有附属的封地。

1808年,拿破仑重设了法国贵族的头衔,但他并没有建立一个与联合王国类似的贵族体系。1815年,拿破仑重回法国本土,同时设立了一个贵族院。但直到百日王朝末期,拿破仑退位时,这个贵族院都没有被组织起来。

贵族院

波旁复辟后,法国爵位在1814年宪章中被重新设立,尽管与1789年前的体系不同。 此外,法国也建立了一个新的贵族院(Chambre des Pairs)。这个贵族院类似于英国的上议院。最后,在1848年革命中,贵族院被彻底解散。

耶路撒冷爵位

耶路撒冷王国是唯一一个能和法国(大多数耶路撒冷骑士的来源)的和英格兰这种欧洲王国处于同等地位的十字军国家 。这个王国拥有一个以法国爵位为样本的爵位体系,且使用的语言为法语。

查理曼十二贵族

中世纪的法语武功歌,和法兰西素材中查理大帝及其骑士的壮举—比如罗兰之歌—皇家军队中的精英和查理大帝最亲近的谋臣被称为“十二贵族”。但这十二贵族的确切姓名却随着版本的不同而不同。在牛津版的罗兰之歌中,这十二位贵族分别是:罗兰、奥利弗、日兰、吉瑞尔、拜伦格尔、奥多、参孙、安杰利尔、艾文、艾弗利、安赛斯和杰拉德·德·鲁西利永(但在这个版本里,查理大帝最信任的谋臣纳莫斯和战士牧师杜平却不在其中,叛徒冈隆也不在)。贵族的数目被认为与十二使徒相类似。

十二贵族的纹章

Collection James Bond 007

参考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法国爵位 by Wikipedia (Historical)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by Wikipedia (Historical)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by Wikipedia (Historical)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by Wikipedia (Historical)


弗朗索瓦-勒内·德·夏多布里昂


弗朗索瓦-勒内·德·夏多布里昂


弗朗索瓦-勒内·德·夏多布里昂François-René de Chateaubriand法语发音:[fʁɑ̃swa ʁəne də ʃɑtobʁijɑ̃];1768年9月4日—1848年7月4日)是法国18至19世纪的作家,政治家,外交家,法兰西学术院院士。出生于法国布列塔尼伊勒-维莱讷省的圣马洛市。拿破仑时期曾任驻罗马使馆秘书,波旁王朝复辟后成为贵族院议员,先后担任驻瑞典和德国的外交官,及驻英国大使,并于1823年出任外交大臣。著有小说《阿达拉》、《勒内》、《基督教真谛》,长篇自传《墓畔回忆录》等,是法国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

生平

贡堡的童年

弗朗索瓦-勒内·德·夏多布里昂子爵出生于圣马洛一个古老的没落贵族家庭。父亲曾是船长。幼年时与父母分开,3岁时,父亲在布列塔尼购回家族曾经的领地孔堡城堡,夏多布里昂便在这里度过剩余的童年时光。夏多布里昂的父亲性情阴郁,沉默寡言,因此夏多布里昂的童年是在一种压抑和沉闷的气氛中度过的。他和他的姐姐吕西儿的关系很好。

到美洲旅行

夏多布里昂在布列塔尼地区多勒和雷恩的学校中修完中学学业。之后到布雷斯特海军学校考试,但未被录取,之後就又回到孔堡到迪南的中学继续进修。1784年到1786年间,夏多布里昂出于谵妄状态,痴情于自己虚构的“文学的女精灵”。他曾经在成为海军军官和神父之间犹豫,甚至想去印度(被父亲阻止),但最后还是选择了从军。1786年,他父亲去世,同年,他在纳瓦拉团得到了一个少尉的职务,不到两年便晋升为上尉。1787年,他遵从哥哥的意愿来到巴黎,被引荐入宫廷,并当上路易十六的狩猎侍从,但他对此并不热心。但在巴黎的沙龙里,他见到了当时文学界出名的人物。不久法国大革命开始。夏多布里昂一开始对革命持同情的态度,但当巴黎的暴动越来越严重时,他决定远离法国,到美洲旅行。他花了一年在北美南部的丛林中历险,和当地人生活在一起。这次旅行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的诗歌《纳切兹》(《Les Natchez》)也在此期间初步成型。

流亡时期

1792年,夏多布里昂回到巴黎,在家庭方面的压力下,他娶了一位他从未谋面的同样来自圣马洛的一个小贵族家庭的少女塞莱丝特·比松·德拉维涅为妻。夏多布里昂与塞莱丝特之间关系并不密切,数度与其他女子发生风流韵事,但塞莱丝特始终对他保持忠诚,两人一直没有离婚,一同度过晚年。接着,夏多布里昂到科布伦茨参加了由保皇党流亡者组成的军队。为此,塞莱丝特以“流亡保皇党人的妻子”的罪名被逮捕,关押在雷恩,直到热月9日才被释放。在蒂永维尔围城战(法兰西革命军和保皇党军队的一场遭遇战)中,夏多布里昂负伤,被送到泽西岛疗养,他的行伍生涯到此结束。

此后从1793年起,夏多布里昂一直生活在伦敦,与居住在布列塔尼的塞莱丝特隔绝音信。因为生活窘迫,他开始靠给人上法语课和为书商翻译作品为生。1797年,他出版了《革命论》。在这本书中,夏多布里昂阐述了他对政治和宗教的见解。这些理念与他以后的实践并不一致,但展现了他作为作家的才能。

回到巴黎

1798年和1799年,夏多布里昂的母亲和姐姐朱莉先后去世,这使得夏多布里昂重新燃起对宗教的热诚。1800年5月,由于执政府对流亡保皇党人的大赦,夏多布里昂得以回到法国。他担任了杂志《风雅信使》(Mercure de France)的编辑。在这本杂志上,1801年,他发表了小说《阿达拉》(Atala),大受欢迎。不久他又发表了《勒内》(René),这是一部带有忧郁色彩的幻想式的作品,成为后来浪漫主义的榜样。1802年4月14日,他的抒情散文集《基督教真谛》发表,《阿达拉》与《勒内》是其一部分。这本书发表在拿破仑与教宗签订“政教协议”之际,符合拿破仑复兴天主教的意图,抓住了法国人民在大革命动乱之后希望恢复宗教的社会心理。1803年,拿破仑派夏多布里昂以大使秘书的身份随红衣主教约瑟夫·费施到罗马。不久两人发生争执,夏多布里昂被改派到瑞士的瓦莱州。1804年,他听到了昂吉安公爵处死的消息。这使得他立刻辞去了职务,并公开反对拿破仑。

东方之旅

辞职后的夏多布里昂重新投入文学创作,他打算写一部基督教兴起时期的史诗(即《殉道者》)。为此,1806年,夏多布里昂游历了希腊、小亚细亚、巴勒斯坦、埃及和西班牙。1811年,《巴黎到耶路撒冷纪行》发表。他在西班牙的见闻也促成了他的第三部小说:1826年出版的《最后的阿文塞拉赫斯族人历险记》。回到巴黎之后,他发表了一篇尖锐的对拿破仑的批评,将后者比作古罗马皇帝尼禄,并预言记录他的暴行的新的“塔西佗”必将出现。拿破仑立刻将他驱出了巴黎。

狼谷

遭驱逐的夏多布里昂开始在巴黎西郊的一处他称为“狼谷”(Vallée-aux-Loups)的地方和塞莱丝特一起隐居。在狼谷,他完成了散文体史诗《殉道者》,1809年发表。同时,他开始着手编写自己的回忆录。

1811年,夏多布里昂当选法兰西学术院院士。但他在就职演说中强烈批评大革命中的某些暴行,结果被禁止坐上交椅,直到王朝复辟之后才正式入选。

辉煌时期

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夏多布里昂对此十分欢迎。百日王朝期间,夏多布里昂随路易十八出逃至根特,这使得他担任了路易十八的内务大臣一职。拿破仑下台后,他成为贵族院议员、内阁部长。然而不久后他发表的对路易十八的批评使他失宠,只得转投极端保皇党,支持未来的查理十世。

1820年,贝里公爵的谋杀案使夏多布里昂再次站到了朝廷一边。同年,他出任法国驻柏林公使。1822年,他出任法国驻大不列颠大使,接着,又任维罗纳会议的全权代表,并不顾英国的反对,决定镇压西班牙革命。回国后,他就任外交大臣。镇压西班牙革命取得了成功,但由于与内阁部长约瑟夫·德·维莱勒不和,他在1824年被解职。

自由主义的反对派

下台后的夏多布里昂又一次站到了朝廷的反面,但这一次是作为自由主义者。他在巴黎议会和辩论报上猛烈抨击约瑟夫·德·维莱勒。这个时期的他以捍卫报章自由和希腊独立的形象而大受欢迎。德·维莱勒下台后,他被查理十世指派为罗马大使,但在波利尼亚克亲王任首相后,夏多布里昂又一次辞职。他的政治生涯从此结束。

退出政治

1830年的法国七月革命后,对君主制不再抱有幻想的夏多布里昂拒绝对路易·菲利普效忠,退出了政治界。之后的他重新开始文学创作,偶尔对新政权发表一点尖刻的评论。夏多布里昂的晚年是在完全隐居的状态下度过的,塞莱丝特一直陪伴着他。1831年他发表了《历史研究》,想说明基督教对社会的改革作用。1833年他发表的《对贝里公爵夫人的监禁的回忆录》使他被告上法庭,尽管最后被宣告无罪。

夏多布里昂从1811年起就准备开始写自己一生的回忆录,直到去世前不久,他仍在继续这项工作。他把这本自传性的巨著题名为《墓畔回忆录》(或译《墓外回忆录》,法文:Mémoires d'outre-tombe,直译为“坟墓外的回忆”)。《墓畔回忆录》不仅描述了夏多布里昂坎坷多舛的一生,也记录了他所处的变化巨大的时代,记录了他对这个时代各个事件和人物的评价,对于当时文学的看法。这本回忆录原计划在他死后出版,但是一直纠缠着夏多布里昂的贫困使他不得不提早出卖版权。

1848年,塞莱丝特去世18个月后,夏多布里昂在巴黎去世。他的遗体按他的遗愿,葬于圣马洛港口的格朗贝岛上的墓地。

影响

夏多布里昂可以说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对大自然的描写和对自身情感的抒发成为了一代浪漫主义作家的榜样。他首创的“情感浪潮”的写作方法成为了浪漫主义作家常用的滥觞。他的思想和政治行动多有矛盾,一方面推崇王政主义,一方面又崇尚自由,就连他自己也感到困惑。

有关语录

  • 维克多·雨果在少年时曾发誓:“要么成为夏多布里昂,要么一无所成!”(« Je veux être Chateaubriand ou rien ! »)。

作品

  • 《阿达拉》(1801)
  • 《勒内》(1802)
  • 《殉道者》(1809)
  • 最后的阿文塞拉赫斯族人历险记》(1826)
  • 《基督教真谛》(1802)
  • 《巴黎到耶路撒冷纪行》(1811)
  • 《波拿巴和波旁》(1814)
  • 《纳切兹》(1826)
  • 《美洲与意大利游记》(1827)
  • 朗塞的一生》(1844)
  • 《墓畔回忆录》(1848-1850)

相关研究

  • 胡新宇 两重世界的摆渡者——解读夏多布里昂的《墓外回忆录》( Passeur entre deux mondes-analyse de “Mémoire d'outre-tombe” de Chateaubriand ), 《法国研究》 Studies Francaises
  • 钱培鑫 从《阿达拉》看夏多布里昂的写景艺术(la description paysagiste dans Atala de Chateaubriand) 《法国研究》 Studies Francaises
Collection James Bond 007

参考来源

  • 夏多布里昂,《墓畔回忆录》,程依荣 管筱明 译,东方出版社,2000年
  • Marc Fumaroli, Chateaubriand: poésie et terreur, Fallois, Paris, 2004
  • http://www.alalettre.com/chateaubriand-bio.ht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链接

  • 夏多布里昂作品全集(法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夏多布里昂的回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阿达拉》(中文)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弗朗索瓦-勒内·德·夏多布里昂 by Wikipedia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