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r au contenu principal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by Wikipedia (Historical)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by Wikipedia (Historical)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by Wikipedia (Historical)


哦,命运女神


哦,命运女神


哦,命运女神》(拉丁語:O Fortuna)是用拉丁语作于13世纪的一首讽刺诗,这首诗是《布兰诗歌》中的一首。这首诗是对命运的抱怨。福尔图娜(Fortuna)是罗马神话中的運氣/機緣女神。

在1935到1936年期间,德国作曲家卡爾·奥爾夫对《布蘭詩歌》进行了谱曲。“哦 命运女神”就是其中的一首,并作为开头和结尾。奥夫对这首诗谱的曲已经盛行于世,被无数的古典音乐合唱团和流行音乐家所演奏。德國的電子音樂團體謎(Enigma)曾在《Modern Crusaders》這首歌之中混音了《哦,命运女神》。在很多电影、电视节目中都可以听到这首音乐。这首音乐位列英国过去75年中演奏次数最多的古典音乐排名之首。

歌词

参考资料

外部連結

  •  拉丁文维基文库中与本条目相关的原始文献:Fortuna Imperatrix Mundi
  • "O Fortuna", at David Parlett's translation of the Carmina Buran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哦,命运女神 by Wikipedia (Historical)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by Wikipedia (Historical)


巴伐利亞國立圖書館


巴伐利亞國立圖書館


巴伐利亚国立图书馆(又稱巴伐利亞國家圖書館;華語地區通稱巴伐利亞州立圖書館,又譯作巴伐利亞邦立圖書館,亦可按德語譯作拜仁州立圖書館;德語:Bayerische Staatsbibliothek,英語:Bavarian State Library),位于德國巴伐利亞州慕尼黑,是歐洲最重要的綜合型圖書館之一,同時也是一座享譽全球的頂級國際學術圖書館。與柏林国立图书馆、德國國家圖書館一起扮演德國國立圖書館的角色。

歷史

圖書館於1558年創建,維特爾斯巴赫皇族的公爵奥爾伯倫特五世(Herzog Albrecht V)在收購了奧地利宰相與東方學者魏特曼斯泰德(Johann Albrecht Widmannstetter)的全部收藏基礎上開設的一家宮廷圖書館。1571年圖書館又成功地從富商福格(Johann Jakob Fugger)手上購得全部藏書,其中包括人文學家哈特曼·謝德爾(Hartmann Schedel)的私人收藏。

1663年巴伐利亞王國頒發了呈繳本法規,即在巴伐利亞出版的印刷品必須呈送宮廷圖書館二份,此項法規一直延續至今。

隨著巴伐利亞宗教世俗化的演變以及曼海姆選帝侯庫爾普法爾茨宮廷圖書館的介入,圖書館的藏書在1802至1804年間劇增到550000冊和18600件手稿。

自1919年宮廷圖書館正式更名為巴伐利亚国立图书馆。二戰期間雖然對圖書作了部分轉移,但仍然使藏書遭受了近500000冊的損失。圖書館大樓百分之八十五以上被炸毀。1946年起人們開始修復圖書館建築和追回昔日藏書,直到南輔樓竣工后整個圖書館修復工程結束。1988年位于慕尼黑郊區的加興圖書館倉庫投入使用。

1997年圖書館内新建了慕尼黑數位化中心,2007年正式宣佈與谷歌聯手讓其失去版權的書籍逐漸數位化。

藏書

  • 約9,390,000冊
  • 約92,000件手稿 例如:
    • Codex aureus 金黃色聖書抄本
    • Nibelungenlied 尼伯龍根之歌(A型手稿)
    • Carmina Burana 布蘭詩歌
    • Freisinger Denkmäler 弗賴辛重點文物
    • Perikopenbuch Kaiser Heinrichs II 聖亨利二世聖書日課
    • 巴比倫塔木德
    • Orlando di Lasso 奧蘭多·迪·拉索合唱樂譜
  • 52,500餘种紙質和電子雜誌
  • 9,660种搖籃本中19,900 冊(大約是全世界28,000件尚存的搖籃本的三分之一)例如:
    • 古騰堡聖經
    • 土爾其日曆(古騰堡1454年印的日曆)
  • 35,000冊數字圖書(數據量為103兆兆字節)

使用

閲覽室每日接納3000餘讀者,普通閲覽室每天從早上8點開到夜間24點,室内存置約130000冊開放書,其中大部分是工具書。報刊雜誌閲覽室備有18000种最新流行雜誌。善本古籍部、地圖圖片部、音樂部,東歐部,近遠東部都擁有自己獨特的書籍開放閲覽室。每天約有1500冊讀者預定的圖書運往普通閲覽室。

网路連接

  • 公開网頁(德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公開网頁(英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數字收藏(英文)(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ollection James Bond 007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巴伐利亞國立圖書館 by Wikipedia (Historical)


瓦尔特·冯·德·福格尔魏德


瓦尔特·冯·德·福格尔魏德


瓦尔特·冯·德·福格尔魏德(德語:Walther von der Vogelweide 1170年—1230年)是一位德语恋歌作家,他用中古高地德语创作并演唱情歌和政治歌曲,被称为是歌德以前最伟大的德国抒情诗人。他上百首情歌被认为是中世纪德国恋歌的巅峰之作,为宫廷爱情的传统注入了新的活力。

延伸閲讀

外部連結

參考書目

  • 瓦尔特·冯·德·福格尔魏德的作品 - 古騰堡計劃
  • 互联网档案馆中瓦尔特·冯·德·福格尔魏德的作品或与之相关的作品
  • 來自瓦尔特·冯·德·福格尔魏德的LibriVox公共領域有聲讀物
  • 瓦尔特·冯·德·福格尔魏德(德国国家图书馆目录相关文献)
  • Template:DDB
  • Template:PGDA
  • Free University of Berlin: Annotated links,存档于互联网档案馆(存檔日期 January 1, 2016)
  • Template:Geschichtsquellen Person

手稿

  • Handschriftencensus: Walther von der Vogelweid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Kleine Heidelberger Liederhandschrift (A): Descrip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Digital facsimil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University Library, Heidelberg)
  • Weingarten Manuscript (B): Descrip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Digital facsimil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ürttembergische Landesbibliothek, Stuttgart)
  • Große Heidelberger Liederhandschrift (Manesse Codex)] (C): Descrip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Digital facsimile (University Library, Heidelberg)
  • Würzburg Manuscript] (E): Descrip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Digital facsimil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University Library, Munich)
  • Carmina Burana MS (M): Descrip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Digital facsimil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University Library, Munich)
  • Kremsmünster, Stiftsbibl., Cod. 127 (N): Descrip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Münster Fragment (Z): Descrip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Digital facsimil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University Library, Jena)

誕生地

  • Walther and the Waldviertel

歌曲

文本

  • Bibliotheca Augustan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puella bell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even songs (within a study on female beauty in Minnesang)
  • Song texts at the University of Vienna eLib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Der Azet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Der Bognerton
    • Der Erste Phillipst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Der Kaiser Friedrichs und Engelbertst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Der Keiser als Spilema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Der Koenig Friedrichst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Der Koenig Heinrichst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Der Leich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Der Leopoldst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Der Meisnerton
    • Der Ottent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Der Reichston um 120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Der Unmutst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Der Wiener Hoft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Der Zweite Phillipst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Ich sach mit mînen ougen
    • Ich saz ûf einem Stein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Ir sult sprechen willekome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Fruehe Lieder bis 119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Lieder bis 120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Lieder bis 1205
    • Lieder bis 1220
    • Lieder der neuen Minn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Maedchenlied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Spaete Lied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Poemhunter English verse translations of 16 song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Graeme Dunphy: English verse translations of two song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My Poetic Side: English verse translations of four song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音樂

  • Discogs: Walther Von Der Vogelweide Discograph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The Salzburger Ensemble für Alte Musik:
    • "Under der linde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Palästinalie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emplate:Walther von der Vogelweide template:German literature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瓦尔特·冯·德·福格尔魏德 by Wikipedia (Historical)


欧根·约胡姆


欧根·约胡姆


欧根·约胡姆(德語:Eugen Jochum德语发音:[ˈɔʏ̯ɡeːn ˈjɔxʊm];1902年11月1日—1987年3月26日),台湾譯為尤金·约夫姆,德国指挥家。以其对安东·布鲁克纳、卡尔·奥尔夫和约翰内斯·勃拉姆斯等人音乐的诠释而出名。1932年他成为柏林广播交响乐团指挥。1949年-1960年他是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指挥,并把乐团提升到德国一流乐团行列。之后他就到了阿姆斯特丹领导音乐会堂乐团。1975年受聘到伦敦交响乐团,被該樂團贈予「桂冠指揮」的榮譽。

生平

欧根·约胡姆出生于德国巴本豪森的一个天主教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管风琴师和指挥家。约胡姆在奥格斯堡学习钢琴和管风琴,并于1914年至1922年就读于奥格斯堡音乐学院。随后前往慕尼黑音乐学院学习,他的作曲老师是赫尔曼·冯·沃尔特斯豪森。在这里,他把注意力转向了指挥,并随西格蒙德·冯·豪泽格尔学习,后者第一个演出了布鲁克纳的第九交响曲的初始版本,并进行了录音。

约胡姆的第一个职位是排练钢琴家,先是在门兴格拉德巴赫,后来在基尔。1926年,他在与慕尼黑爱乐乐团的合作中首次作为指挥亮相,曲目包括布鲁克纳的第七交响曲。同年,他被任命为基尔歌剧院的指挥,在他的第一季中指挥了17部歌剧,包括《漂泊的荷兰人》、《玫瑰骑士》和《图兰朵》。

之后,他前往曼海姆,在这里威廉·富特文格勒称赞过其指挥。他拒绝了与纽约爱乐乐团合作举办12场音乐会的提议,认为他的曲目和经验还不够。(他直到1958年才在美国演出。)从1930年到1932年,他在杜伊斯堡担任音乐总监。1932年,他成为柏林广播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并与柏林爱乐乐团,以及在柏林德意志歌剧院指挥了16场音乐会。

1934年,约胡姆接替卡尔·伯姆担任汉堡国立歌剧院和汉堡爱乐乐团的音乐总监。在整个纳粹时期,汉堡仍然像约胡姆所说的那样,“相当自由”,约胡姆甚至在没有入党的情况下还能保住他的职位。他能演奏欣德米特和巴托克等在别处被纳粹禁止的作曲家的音乐。1944年,约瑟夫·戈培尔将约胡姆列入了“天赋艺术家”名单

然而,在战后的去纳粹行动中,不同于通常的英国当局跟随美国,英美当局在约克姆问题上发生了“高层分歧”:1945年5月,在“初步清除”约克姆并选择他指挥慕尼黑爱乐乐团后,美国当局暂时将他列入黑名单,理由是他在战争期间“表现特别好”,而且他的兄弟是“狂热的”纳粹分子;但英国当局“没有发现”约克姆的错误,认为他从未加入过纳粹党、党卫军或冲锋队,一直是“坚定的罗马天主教徒”,而且“没有损害其艺术完整性”。直到1948年,美国当局才确定,他们找不到他加入任何纳粹组织的证据。

约胡姆在汉堡一直工作到1949年,然后在新重组的巴伐利亚广播公司任命他为其新乐团——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的创始音乐总监时离开。为了建立这个乐团,约胡姆“招募了高素质的音乐家”,包括作为“弦乐核心”的科克特四重奏。约克姆一直担任乐团的音乐总监直到1961年;他与乐团一起录制了许多唱片,大部分为德意志留声机(DG)录制。

约胡姆还经常担任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的客座指挥,并在威廉·门格尔贝格担任首席指挥期间,于1941-1943年担任该乐团的“第一指挥”(eerste dirigent)。1961年至1963年,约胡姆与伯纳德·海廷克一起担任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的联合首席指挥。他经常在伦敦与伦敦爱乐乐团和伦敦交响乐团合作。1975年,伦敦交响乐团任命他为桂冠指挥,他一直担任这一职务直到1978年。1969-1973年,约胡姆担任班贝克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后来,他经常与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合作,并与该乐团录制了布鲁克纳的全部交响曲和约瑟夫·海顿的“伦敦”交响曲(后者他也与伦敦爱乐乐团录制过)。他经常出现在萨尔茨堡音乐节上。1953,1954和1971年,他还在拜罗伊特节日剧院担任指挥;他首次指挥《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约胡姆于1987年在慕尼黑去世,享年84岁。

音乐

約夫姆是一位擅長德奧音樂之指揮家,在處理貝多芬、布拉姆斯、布魯克納的作品時,常有令人驚豔之表現。,因此被視為最具福特萬格勒遺風之指揮大師

从1932年他的第一张唱片开始,他就是一个固定的录音艺术家。在立体声黑胶唱片时代,他主要为德意志留声机(DG)录音。他在DG与柏林爱乐乐团和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合作的布鲁克纳交响曲,自1960年代首次发行以来,一直在唱片目录中。这个系列以及后来在EMI与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合作的布鲁克纳系列,受到广泛且频繁的好评,使他的名字与这位作曲家联系在了一起。此外,他从1950年起担任国际布鲁克纳协会的主席,并撰写了大量关于布鲁克纳演绎的文章。然而,根据《纽约时报》的讣告,他在1983年的采访中说:“今天,每个人都认为我是布鲁克纳交响曲的专家。但我是从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开始的。而且,我仍然对他们的音乐感到最亲近。”他录制的巴赫的《B小调弥撒曲》和《约翰受难曲》经常被认为是最好的演绎。他录制的三套贝多芬交响曲全集也受到了强烈的赞扬:50年代与柏林爱乐乐团和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一起为DG录制,60年代末与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一起为Philips录制,70年代与伦敦交响乐团一起为EMI录制。约胡姆录制了两套勃拉姆斯交响曲全集,一张是在1950年代中期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另一张是在1977年与伦敦爱乐乐团合作。就这几套录音的优势而言,指挥家肯尼斯·伍兹称他是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勃拉姆斯指挥家”(其他人则会提名魏因加特纳或托斯卡尼尼)。他还与埃米尔·吉列尔斯合作录制了勃拉姆斯钢琴协奏曲,这张唱片通常被列为这些作品的最佳唱片。他录制的莫扎特、海顿、舒曼、瓦格纳和卡尔·奥尔夫的作品也得到了高度评价。他在1967年录制的《布兰诗歌》被比尔·阿尔福德(Bill Alford)认为是权威性的诠释,因为奥尔夫本人在录制过程中也在场,并认可了成品。约胡姆还在拜罗伊特音乐节上指挥过瓦格纳的作品,在录音室里则与多明戈合作,留下《纽伦堡的名歌手》一套。

约胡姆进行了许多作品的首演,包括鲍里斯·布拉黑尔的弦乐协奏曲,阿爾貝托·布魯尼·特德斯基的《Concerte per il principe Eugenio》,沃纳·埃克的《Suite Française》,戈特弗里德·冯·艾纳姆的《Tanz-Rondo》,以及卡尔·阿玛德乌斯·哈特曼的第六交响曲。

著名唱片

  • 布鲁克纳:第三交响曲,汉堡国家爱乐乐团,1944(该部交响曲的首个完整商业录音)
  • 布鲁克纳:第四交响曲,柏林爱乐乐团,1965(收于DG 449 718-2)
  • 布鲁克纳:第五交响曲,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1958(收于DG 469 810-2)
  • 布鲁克纳:第五交响曲,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1963(Philips 464 693-2)
  • 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汉堡国家爱乐乐团,1949(收于DG 449 758-2)(该部交响曲的首个完整商业录音)
  • 布鲁克纳:第九交响曲,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1954(收于DG 449 758-2)
  • 卡尔·奥尔夫:布兰诗歌,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1953(该作品首次录音)
  • 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沃尔夫冈·施奈德汉(小提琴),柏林爱乐乐团,1962(收于DG 447 403-2)
  •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荷兰广播合唱团,1969
  • 瓦格纳:纽伦堡的名歌手,柏林德意志歌剧院,迪特里希·菲舍尔-迪斯考,普拉西多·多明戈等,1976(DG 415 278-2)
  • 勃拉姆斯:第一钢琴协奏曲,埃米尔·吉列尔斯,柏林爱乐乐团,1972(DG 477 937-9)
  • 勃拉姆斯:四部交响曲,柏林爱乐乐团,1951-1956(DG 449 715-2)

个人生活

约胡姆的哥哥奥托·约胡姆(1898–1969)是一位作曲家和合唱指挥;他的弟弟乔治·路德维希·约胡姆(1909–1970)也是一名管弦乐队指挥。他的女儿维罗妮卡·约胡姆是波士顿的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的钢琴教师。

注释

參考資料

參照
Collection James Bond 007

參見

外部連結

  • 欧根·约胡姆的Discogs页面 (英文)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欧根·约胡姆 by Wikipedia (Historical)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by Wikipedia (Historical)


羅基敏


羅基敏


羅基敏(1954年11月4日),出生於基隆市,中華民國臺灣音樂學者。

生平

羅基敏於1954年11月4日出生於中華民國臺灣省基隆市。1975年於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系畢業,取得理學士學位。大學畢業後,她於外貿公司工作近五年後,於1980年5月赴西德,10月開始於德國海德堡大學就讀,主修音樂學(師從路德維希·芬舍爾赫伯特·施奈德),副修漢學(師從京特·德邦)與民族學(師從吉奧格·普費弗)。1989年2月於該校取得音樂學哲學博士,博士論文《歌劇舞台上的「杜蘭朵」》("Turandot" auf der Opernbühne)。

1989年9月起,她先後任教於輔仁大學、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灣藝術專科學校、東吳大學、中央大學、臺灣大學及臺灣師範大學。1993至2002年間,她為輔仁大學外語學院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班)專任教師。2002年8月至2020年1月,她為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專任教授,並於該校退休。

音樂學

除教授音樂科系教授音樂史相關科目外,羅基敏長期於輔仁大學及臺灣師範大學開設通識教育課程,並特別著重於歌劇作品推廣。在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專任期間,羅基敏將音樂史觀帶入教學課程中,指導學生不僅研究西方古典音樂,亦研究中華文化傳統及民間音樂。除個人持續於國際學術會議發表研究成果外,羅基敏先於2008年與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合作,舉辦紀念贾科莫·普契尼誕生一百五十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繼於2013年攜手國家交響樂團,舉行紀念理察·華格納誕生二百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結合演出團體與學術單位,呈現音樂學並非象牙塔產物的理念。基於此理念,於教學與研究外,羅基敏尚寫作樂評、為各式音樂演出節目單撰文、為音樂會規劃專場導聆,甚至參與製作音樂會、規劃整本節目冊等等工作。

除中文外,羅基敏亦分別以德文、英文和義文發表多篇著作及出版書籍。其研究領域包括十九世紀與二十世紀音樂史,特別是歌劇史。音樂與文學、音樂與文化(包括中西音樂交流)為其關懷重點,並以此視野研究臺灣當代音樂發展。近年來,她開拓了歌劇製作以及歌劇錄影研究讓-皮耶爾·蓬內爾的新領域,多次應邀於國際學術會議發表相關論文。

著作

書籍

  • 1996 »Turandot« auf der Opernbühne, Frankfurt/Bern/New York (Peter Lang) 1996; (德文,492頁)ISBN 3-631-42578-3.
  • 1998 當代台灣音樂文化反思,台北 (揚智) 1998 (156頁)。
  • 1998 浦契尼的《杜蘭朵》— 童話、戲劇、歌劇,台北(高談) 1998 (288頁)。【與Jürgen Maehder合著及譯文】/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3。 ISBN 957-98196-1-0.
  • 1998 戲劇、歌劇與舞蹈中的女性特質與宗教意義,輔仁大學第三屆文學與宗教國際會議論文集,台北(輔仁大學外語學院) 1998【與林水福、施琳達、康士林、劉紀蕙合編】, ISBN 957-9000-53-0.
  • 1999 文話/文化音樂:音樂與文學之文化場域,台北(高談) 1999 (280頁)。ISBN 957-98066-4-0.
  • 2000 彈音論樂 — 「音樂演出與音樂研究」學術會議論文集,台北(高談) 2000 (336頁)。ISBN 957-04430-1-4.
  • 2003 浦契尼的《杜蘭朵》— 童話、戲劇、歌劇,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3【與Jürgen Maehder合著及譯文】, ISBN 7-5633-3807-1.
  • 2003 愛之死 — 華格納的《崔斯坦與伊索德》,台北(高談) 2003【與Jürgen Maehder合編及譯文】, ISBN 957-0443-79-0.
  • 2003 文話/文化音樂:音樂與文學之文化場域,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3。 ISBN 7-5633-3808-X.
  • 2003 彈音論樂 — 「音樂演出與音樂研究」學術會議論文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3, ISBN 7-5633-3809-8.
  • 2004 杜蘭朵的蛻變,台北(高談) 2004【與Jürgen Maehder合著及譯文】, ISBN 986-7542-50-9.
  • 2005 古今相生音樂夢:書寫潘皇龍,台北(時報出版) 2005, ISBN 957-13-4281-5.
  • 2006 「多美啊!今晚的公主!」—理查.史特勞斯的《莎樂美》,台北(高談) 2006【與Jürgen Maehder合編、著及譯文】, ISBN 986-7101-16-2.
  • 2006 華格納.《指環》.拜魯特,台北(高談) 2006【與Jürgen Maehder合著及譯文】 ISBN 978-986-7101-33-4.
  • 2010 少年魔號— 馬勒的詩意泉源,台北(華滋) 2010【與Jürgen Maehder合編、著及譯文】, ISBN 978-986-6271-17-5.
  • 2011 《大地之歌》— 馬勒的人世心聲,台北(華滋) 2011 【與Jürgen Maehder合編、著及譯文】, ISBN 978-986-6620-44-7.
  • 2014 愛之死 — 華格納的《崔斯坦與伊索德》,修訂二版,台北(華滋)2014【與Jürgen Maehder合編、著及譯文】, ISBN 978-986-6620-50-8.
  • 2014 走一個世紀的音樂路 — 廖年賦傳,台北(華滋)2014, ISBN 978-986-5767-44-0.
  • 2017 華格納研究:神話、詩文、樂譜、舞台,2013年臺北華格納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台北(華滋)2017【與Jürgen Maehder合編、著及譯文】, ISBN 978-986-94383-4-6.

中文論文

  • 1992 「杜蘭朵」─在西方長大的中國公主,《中外文學》二十一卷第五期(八十一年十月),52-75。
  • 1992 愛與妒忌─由二部《奧賽羅》看文學作品改編成歌劇劇本的方式,《音樂月刊》一二一期(八十一年十月),144-149。
  • 1992 華格納的《尼貝龍根的指環》─音樂與戲劇的結合,《藝術評論》(Arts Review)(國立藝術學院學報),第四期(1992年十月),153-178。
  • 1993 由歌劇導演彭內爾的作品看廿世紀歌劇的文化境界,《音樂月刊》一三一期(八十二年八月)158-163;一三二期(八十二年九月),148-153。
  • 1996 由音樂創作看台灣文化的多元發展 / Les divers aspects du développement de la culture taïwanaise à partir de sa création musicale, 台灣作曲家樂展 ─ 巴黎1996 / Festival des compositeurs taïwanais , Paris 1996 音樂會節目單,10-23。
  • 1997 聲樂作品中的音樂與語言,東吳大學文學院第九屆系際學術研討會音樂研討會論文集,一九九七年三月,83-100。
  • 1998 以文述樂 ─ 白居易的《琵琶行》與劉鶚《老殘遊記》的〈明湖居聽書〉,《中外文學》第二十七卷第四期(八十七年九月),76-93。 亦收於:劉紀蕙(主編),《框架內外:藝術、文類與符號疆界》(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文學與文化研究叢書第二冊),台北(立緒) 1999,325-350。亦收於:羅基敏,《文話/文化音樂:音樂與文學之文化場域》,臺北(高談)1999,55-76。
  • 1998 這個旋律「中國」嗎??韋伯《杜蘭朵》劇樂之論戰,東吳大學文學院第十二屆系際學術研討會音樂研討會論文集,一九九八年九月,74-101。亦收於:羅基敏,《文話/文化音樂:音樂與文學之文化場域》,臺北(高談)1999,201-229。
  • 1998 由童話到歌劇:「杜蘭朵」與十九世紀的《杜蘭朵》歌劇,羅基敏/梅樂亙,《浦契尼的杜蘭朵》,台北(高談)1998, 53-74。亦收於:羅基敏/梅樂亙,《杜蘭朵的蛻變》,台北(高談) 2005, 19-40。
  • 1998 卜松尼的《杜蘭朵》:一部劇場童話,羅基敏/梅樂亙,《浦契尼的杜蘭朵》,台北(高談) 1998, 77-120。亦收於:羅基敏/梅樂亙,《杜蘭朵的蛻變》,台北(高談) 2005, 41-90。
  • 1998 《杜蘭朵》:浦契尼的天鵝之歌,羅基敏/梅樂亙,《浦契尼的杜蘭朵》,台北(高談)1998, 125-179。 亦收於:羅基敏/梅樂亙,《杜蘭朵的蛻變》,台北(高談) 2005, 175-233。
  • 1999 由《中國女子》到《女人的公敵》─ 十八世紀義大利歌劇中的「中國」,羅基敏,《文話/文化音樂:音樂與文學之文化場域》,臺北(高談)1999,79-126。亦收於:劉紀蕙(主編),《他者之域:文化身份再現與性別、政治、權力》(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文學與文化研究叢書第三冊),台北(麥田)2001,89-134。
  • 1999 他們為什麼要喝酒?—歌劇「飲酒」場景的內容與形式之美,焦桐/林水福(編),《趕赴繁花盛放的饗宴》,飲食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時報) 1999,379-394。
  • 2000 由劇樂論音樂之藝術特質—以麥耶貝爾之《斯楚恩塞》為例,羅基敏(主編),《彈音論樂 — 「音樂演出與音樂研究」學術會議論文集》,台北(高談) 2000, 265-292。
  • 2000 世紀末的《杜蘭朵》—是誰的(夢)?,《中外文學》廿九卷第二期(八十九年七月),190-216。亦收於:羅基敏/梅樂亙,《杜蘭朵的蛻變》,台北(高談) 2005, 235-260。
  • 2001 廿世紀的德語「文學歌劇」:以《莎樂美》與《城堡》為例,《台德學刊》第三期 (Deutsch-taiwanesische Hefte 3),台北(台灣德語文學者暨教師學會)2001, 47-79。
  • 2001 將詩入樂:十四世紀的義大利世俗音樂,《中外文學》卅卷第五期(九十年十月),128-140。
  • 2001 交響詩:無言的詩意,初安民(主編),《詩與聲音》,二00一年台北國際詩歌節詩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北市政府文化局)2001, 133-150。
  • 2003 e 時代的聲音思考,《人生哲學論集第六輯 — 藝術與人生》,輔仁大學出版社2003, 135-150。
  • 2004 由閹歌手與褲裝角色看歌劇中聲音與性別錯置之音樂戲劇美感,《音樂研究學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學報)第十期(2004年九月),17-32。
  • 2005 文類與曲式的互文:理查.史特勞斯的《吉訶德》,《中外文學》第三十四卷第六期,民九十四年十一月,33-48。
  • 2006 王爾德形塑「莎樂美」,《「多美啊!今晚的公主!」— 理查.史特勞斯的《莎樂美》》,台北(高談) 2006 。
  • 2006 譜出文學的聲音:理查.史特勞斯的《莎樂美》,《「多美啊!今晚的公主!」— 理查.史特勞斯的《莎樂美》》,台北(高談) 2006。
  • 2006 華格納:其人、其事、其歌劇,羅基敏/梅樂亙,《華格納.《指環》.拜魯特》,台北(高談) 2006,29-43。
  • 2006 當理查遇到路德維希,羅基敏/梅樂亙,《華格納.《指環》.拜魯特》,台北(高談) 2006,45-51。
  • 2006 慶典劇與音樂節:《尼貝龍根的指環》與拜魯特音樂節,羅基敏/梅樂亙,《華格納.《指環》.拜魯特》,台北(高談) 2006,69-96。
  • 2006 神話《指環》:談《尼貝龍根的指環》的劇本,羅基敏/梅樂亙,《華格納.《指環》.拜魯特》,台北(高談) 2006,111-132。
  • 2006 拜魯特音樂節與歌劇導演 — 以「百年指環」為例,羅基敏/梅樂亙,《華格納.《指環》.拜魯特》,台北(高談) 2006, 157-172。
  • 2006 文字與聲音 — 淺談理查.史特勞斯的歌劇思考,《發現理查.史特勞斯》,台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2006, 53-67。
  • 2006 追憶十八世紀維也納 — 談《玫瑰騎士》的廿世紀情懷,《玫瑰騎士》,台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2007, 9-29。
  • 2010 馬勒研究與馬勒接受,羅基敏/梅樂亙(編著),《少年魔號:馬勒的詩意泉源》,台北(華滋) 2010, 1-10。
  • 2011 由中文詩到馬勒的《大地之歌》──譯詩、仿作詩與詩意的轉化,羅基敏/梅樂亙(編著),《大地之歌:馬勒的人世心聲》,台北(華滋) 2011, 17-63。
  • 2013 歷史裡的音樂,音樂裡的歷史:觀杜飛的《近日的玫瑰花》,羅基敏、洪力行(編),《基督宗教與文化專題》,《哲學與文化》(Universitas, 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SN 1015-8383) (A&HCI) 464期(40/1,2013年1月),21-40。
  • 2014 「你在黑暗處,我在光亮裡」:談彭內爾的拜魯特《崔斯坦與伊索德》製作,羅基敏、梅樂亙(編),《愛之死 — 華格納的《崔斯坦與伊索德》》,修訂二版,台北(華滋)2014,293-313。 (ISBN 978-986-6620-50-8)
  • 2016 根植于兩個傳統的新音樂 — 潘皇龍的作曲路,《人民音樂》,2016年八月(640期),14-19。(ISSN 0447-6573)
  • 2017 韋伯的《魔彈射手》與華格納的《飛行的荷蘭人》,羅基敏、梅樂亙(編),《華格納研究:神話、詩文、樂譜、舞台》,2013年臺北華格納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台北(華滋)2017,128-151。(ISBN 978-986-94383-4-6)

德文論文

  • 1991 Chinesische Dichtung als Text-Grundlage für Mahlers »Lied von der Erde«, in: Matthias Theodor Vogt (ed.), Kongreßbericht »Gustav-Mahler-Kongreß Hamburg« 1989, Kassel/ Basel/ London/ New York (Bärenreiter), 1991, pp. 509-528.
  • 1994 Ping, Pong, Pang — die Rolle der Commedia dell'arte in Busonis und Puccinis »Turandot«, in: Peter Csobádi/Jürgen Kühnel/Ulrich Müller et al. (edd.), Die lustige Person auf der Bühne. Gesammelte Vorträge des Salzburger Symposions 1993, Anif/Salzburg (Müller-Speiser) 1994, pp. 311-323.
  • 1995 Giacomo Meyerbeers »Struensee« — Zur Schauspielmusik eines Opernkomponisten, in: Annegrit Laubenthal (ed.), Studien zur Musikgeschichte. Eine Festschrift für Ludwig Finscher, Kassel/Basel/London/New York (Bärenreiter) 1995, pp. 504-510.
  • 1995 Unsichtbarer Herrscher über ein gehorsames Volk: Aribert Reimanns Oper »Das Schloß« nach Franz Kafka, in: Peter Csobádi/Jürgen Kühnel/Ulrich Müller et al. (edd.), »Weine, weine, Du armes Volk«, Das verführte und betrogene Volk auf der Bühne. Gesammelte Vorträge des Salzburger Symposions 1994, Anif/Salzburg (Müller-Speiser) 1995, pp. 663-674.
  • 1998 Schauspielmusik als musikalische Interpretation des Dramas — Giacomo Meyerbeers Musik zu Michael Beers »Struensee«, in: Sieghart Döhring/Arnold Jacobshagen (edd.), Meyerbeer und das europäische Musiktheater, Laaber (Laaber) 1998, pp. 87-120.
  • 1999 Untersuchungen zur Problematik der Sprachvertonung in der zeitgenössischen taiwanesischen Vokalkomposition, in: Hermann Danuser/Tobias Plebuch (edd.), Musik als Text, Bericht über den Internationalen Kongreß der Gesellschaft für Musikforschung Freiburg im Breisgau 1993, 2 Bd., Kassel/Basel/London/New York (Bärenreiter) 1999, vol. 2, pp. 78-84.
  • 2001 Der Opernfilm als Erweiterung der Bühne – Versuch einer Theorie an Hand von Jean-Pierre Ponnelles »Rigoletto«, in: Peter Csobádi/Jürgen Kühnel/Ulrich Müller et al. (edd.), Das Musiktheater in den audiovisuellen Medien, »ersichtlich gewordene Taten der Musik«. Vorträge und Gespräche des Salzburger Symposions 1999, Anif/Salzburg (Müller-Speiser) 2001, pp. 264-275.
  • 2003 China-Mythen im italienischen Opernlibretto des Settecento, in: Peter Csobádi/Jürgen Kühnel/Ulrich Müller et al. (edd.), Politische Mythen und nationale Identitäten im (Musik-)Theater. Vorträge und Gespräche des Salzburger Symposions 2001, Anif/Salzburg (Müller-Speiser) 2003, pp. 185-202.
  • 2004 Die ostasiatischen Quellen von Isang Yuns Opernlibretti, in: Walter-Wolfgang Sparrer (ed.), Ssi-ol. Almanach 2002/03, Berlin (Internationale Isang Yun Gesellschaft e.V.) 2004, pp. 89-112.
  • 2004 Zur Entstehungsgeschichte von Ferruccio Busonis »Turandot«-Werkgruppe und ihrer musiktheatralischen Ästhetik, in: Albrecht Riethmüller/Hyesu Shin (edd.), Busoni in Berlin. Facetten eines kosmopolitischen Komponisten, Stuttgart (Franz Steiner Verlag) 2004, pp. 143-175.
  • 2006 Traum und »Träume« — Zum Schicksal von Isang Yuns Opernschaffen, in: Peter Csobádi/Jürgen Kühnel/Ulrich Müller et al. (edd.), Traum und Wirklichkeit in Theater und Musiktheater. Vorträge und Gespräche des Salzburger Symposions 2004, Anif/Salzburg (Müller-Speiser) 2006, pp. 518-533.
  • 2007 Die filmische Umsetzung der Ouvertüren von Mozarts Opern durch Jean-Pierre Ponnelle, in: Peter Csobádi/Jürgen Kühnel/Ulrich Müller et al. (edd.), »Regietheater«: Konzeption und Praxis am Beispiel der Bühnenwerke Mozarts. Mit einem Anhang zu Franz Schreker »Die Gezeichneten«. Salzburger Symposion 2005, Anif/Salzburg (Müller-Speiser) 2007, pp. 364-375.
  • 2009 »Die Frist ist um« – Strukturelle Gemeinsamkeiten zwischen Webers »Freischütz« und Wagners »Fliegendem Holländer«, in: Peter Csobádi/Jürgen Kühnel/Ulrich Müller et al. (edd.), Die »Schaubühne« in der Epoche des »Freischütz«: Theater und Musiktheater der Romantik. Salzburger Symposion 2007, Anif/Salzburg (Müller-Speiser) 2009, pp. 274-285. (ISBN 978-3-902537-14-0)
  • 2010 Schauspielmusik als musikalische Interpretation des Dramas — Giacomo Meyerbeers Musik zu Michael Beers »Struensee«, in: Siegfried Mauser/Elisabeth Schmierer (edd.), Kantate, ältere geistliche Musik, Schauspielmusik, »Handbuch der musikalischen Gattungen«, vol. 17-2, Laaber (Laaber) 2010, pp. 297-322.
  • 2011 Jean-Joseph Marie Amiot als Schlüsselfigur des musikalischen Kulturaustausches zwischen China und Europa, in: Ivana Rentsch/ Walter Kläy/ Arne Stollberg (edd.), Dialoge und Resonanzen, München (text + kritik) 2011, pp. 259-270. (ISBN 978-3-86916-105-1)
  • 2014 Ein desillusionierter Traum von Amerika: Jean-Pierre Ponnelles Opernfilm »Madama Butterfly«, in: Sieghart Döhring/Stefanie Rauch (edd.), Musiktheater im Fokus, Sinzig (Studio-Punkt-Verlag) 2014, pp. 219-236. (ISBN 978-3-89564-161-9)
  • 2015 Sehen, Hören und Begreifen: Jean-Pierre Ponnelles Verfilmung der »Carmina Burana« von Carl Orff, in: Thomas Rösch (ed.), Text, Musik, Szene — Das Musiktheater von Carl Orff (Symposium Orff-Zentrum München 2007), Mainz etc. (Schott) 2015, pp. 147-173. (ISBN 978-3-7957-0672-2)
  • 2015 »Im Dunkel du, im Lichte ich!« — Jean-Pierre Ponnelles Bayreuther Inszenierung von »Tristan und Isolde«, in: Naomi Matsumoto (ed.), Staging Verdi and Wagner, Turnhout (Brepols) 2015, pp. 307-321. (ISBN 978-2-503-56482-1)

英文論文

  • 1991 In Search for a Chinese Melody — Tracing the Source of Weber's »Musik zu Turandot«, op. 37, in: Tradition and its Future in Music. Report of SIMS 1990 Osaka, edd. Tokumaru Yosihiko, Ohmiya Makoto, Kanazawa Masakata, Yamaguti Osamu, Tukitani Tuneko, Takamatsu Akiko & Shimosako Mari, Tokyo/Osaka (Mita Press) 1991, pp. 511-521.
  • 1993 New Documents on the Encounter of European and Chinese Music, in: Report of IMS 1992 Madrid, published as Separata de la Revista de Musicología, Volumen 16, 1993, No 4, pp. 1896-1911.
  • 1997 Giacomo Puccini’s »Turandot« in two Acts — The Draft of the first Version of the Libretto, in: Giacomo Puccini. L’uomo, il musicista, il panorama europeo.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Lucca 25-29 November 1994, ed. by Gabriella Biagi Ravenni & Carolyn Gianturo. (Studi Musicali Toscani, 4), Lucca (LIM) 1997, pp. 239-258.
  • 1999 Some Functions of Music in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in: Walter Bernhart, Steven Paul Scher, Werner Wolf (edd.), Word and Music Studies: Defining the Field.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ord and Music Studies at Graz, 1997, Amsterdam (Rodopi) 1999, pp. 221- 235.
  • 2007 Elements of East Asian Music as Exoticism in Twentieth-Century European Opera: The Case of Isang Yun, in: Paolo Amalfitano & Loretta Innocenti (edd.), L'Oriente. Storia di una figura nelle arti occidentali (1700 2000), 2 voll., Roma (Bulzoni) 2007, vol. 2, pp. 487-500.
  • 2019 Staging Wagner after Chereau: The Search for Continous Innovation at Bayreuth Festival, 1986–1993, in: Marco Brighenti/Marco Targa (edd.), Mettere in scena Wagner. Opera e regia fra Ottocento e contemporaneità, Lucca (LIM) 2019, pp. 175-188.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 首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ollection James Bond 007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羅基敏 by Wikipedia (Historical)